从杂文狗猫鼠,看鲁迅对猫的偏见

对于我们不少人而言,都对猫有一种特别喜爱的情感,因为猫咪有多可爱,包括我的叔叔,一听说婶婶威胁他,说把他的猫宰了,就立马飞奔回家。

与此相反,鲁迅对猫就是特别地反感,不但“憎恨”这么简单,更多的是“有仇”。总之,只要看到猫,出于本能地想要暴揍它一顿。到底是什么情况呢?结合我读过的《偏见的本质》里边提到的一个点——预先判断是一种常态。也就是说,鲁迅“仇猫”,就是一种偏见。别人的偏见是有害的,但从鲁迅“仇猫”的偏见来看,其实他的偏见,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因为这种偏见能给我们后人的思维带来延伸。

从杂文狗猫鼠,看鲁迅对猫的偏见

在鲁迅《狗猫鼠》这篇杂文,针对人们对他“仇猫”的看法作出自己的解释,为什么对猫会有这么大的偏见。

1 鲁迅对猫的偏见

在小说《兔和猫》里边,儿时的鲁迅得知猫把他们家的两只可爱的小兔子吃掉,非常地生气。尽管两只小兔被吃掉以后,兔妈妈再生了一窝出来,其乐融融地生活着,但也无法掩盖猫把兔子吃掉的这个“恶行”。被吃掉的兔子,哪怕被大家遗忘,也是生命啊。因此,儿时的鲁迅看到猫,都不由自主地想要“复仇”,甚至还想拿起氰酸钾,向那只可恶的大黑猫下毒手。

从杂文狗猫鼠,看鲁迅对猫的偏见

如果说,儿时的鲁迅知道了猫残害小生命的这个事实,对猫产生仇恨,这个可以理解。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小生命消逝,都是因为猫而起,而猫仅仅是替罪羊而已。

在《狗猫鼠》里边提到,儿时的鲁迅特别喜欢的小隐鼠,忽然间不见了,然后他的保姆阿长就告诉他:“小隐鼠被猫吃掉了。”这个时候,鲁迅仇猫也说得过去。几年过后,成年后的鲁迅才知道真相,原来小隐鼠并不是被猫吃掉的,而是被阿长不小心踩死的。也就是说,这么多年来,猫是被冤枉的。这个时候,鲁迅会改变对猫的看法,会对猫“和解”吗?并没有!

从杂文狗猫鼠,看鲁迅对猫的偏见

《偏见的本质》告诉我们,偏见是由两方面形成的,一是态度,二是信念。其中,改变信念相对简单一点,只要是证据足够,铁定的事实,就不得不承认。鲁迅知道了小隐鼠的死跟猫无关,这个信念他的确是改变了。但是,想要改变一个人的态度,却是难于登天。虽然是冤枉了猫,但鲁迅对猫依然持以“仇恨”的态度。

为什么呢?虽然这件事情与猫无关,但是只要是对一件事情有偏见,总会借此找到无数个理由。接着我们来看,鲁迅为“仇猫”的态度,找出哪些理由。

2 偏见,总是有理由的

一直以来,鲁迅对猫都是有仇恨的,纵使知道了小隐鼠的不是被猫吃的,但他也能找到更多其他的理由,说明了猫并不是什么善良之辈。

首先,猫特别的吵。虽然鲁迅是一个夜猫子,创作都是在晚上进行的。我们也不难想象,在夜深人静时,其他人都睡觉了,鲁迅创作正处于心流的状态,忽然间被“喵-喵”的声音打断了,这是什么样的感受。如果在大白天,也许就有其他声音覆盖着,但在大半夜的时候,这个“喵-喵”的声音就特别地明显。我们站在鲁迅本人的角度,是不是感觉到被打扰了?而且这还不是一次半次,在他住的地方,经常都会有这些猫的出没。所以,迅哥儿能不生气吗?久而久之,只要看到猫,自然就会联想到它使人厌恶的一面。

其次,猫特别会装可怜。虽然鲁迅是仇恨猫,但爱猫人士也有不少吧?当鲁迅被猫激怒以后,拿起棍棒想要狠狠地揍猫一顿时,猫咪们精明得很,都会逃到爱猫人士身边去。这些所谓的爱猫人士就站出来了,说到:“猫咪这么可爱,你又怎么能够欺负它呢?”类似的场景,在《兔和猫》的结尾可以看出来,迅哥儿想要揍猫,他老妈站出来了,说:“迅儿,你又在那里打猫了?……”

最后一点,猫特别擅长折腾。就比如,人们看到老鼠,基本上都会给它一个“痛快地解决”掉。然而,猫就偏偏不这样,并不是马上把老鼠吃掉,而是要慢慢折磨,等到玩腻了,才把它吃下。要是直接来个痛快地解决,猎物们也会输个“心服口服”,而鲁迅之所以恨猫,是因为它“不讲武德”,给对方稍微有点逃脱的希望,然后又抓回来,如此反复折腾几次,直到精疲力尽,才把猎物拿下。

3 从鲁迅的偏见,看现实的“猫”

让我们发散一下思维,把鲁迅对猫的偏见延展一下,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类似“猫”这种物体有没有呢?在那个年代,鲁迅就是借着“猫”来讽刺那些“负有指导青年责任的前辈”的学者和教授,为了推广自己的观点,就会吸引青年们的注意力,如果有人反驳,他们往往就会装疯卖傻,一脸无辜地说到“我没这个意思,是不是你理解错了啊”;对于他们的观点如何落地实践,他们永远都不会毫无保留地告诉你,永远都要留一手,同时也要留有悬念,一直把你牵制着。

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鲁迅笔下的“猫星人”就显得更加多了。为什么我们大多数人都无法全身心投入工作,而是不断地刷视频、刷朋友圈?说白了,就是被这些“猫咪”们吸引了注意力了啊。他们是怎么把你的注意力消耗掉的呢?从某个自媒体平台的数据来看,吸引眼球的内容,往往不是教你什么技巧的知识干货,相反,更多都是那些美女卖萌、装可怜的居多。为什么吸引观众眼球这么重要呢?

当今都是“注意力”的年代,赢得注意力是建立私域流量的第一步。吸引不到注意力,私域怎么打造?有了流量以后,也就成了这些“猫星人”的“猎物”了,要不要一次过满足看客们的全部要求,也就是说,收割一波就完事?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事情,要不然后面可得“喝西北风”了!因此,每一次的“收割韭菜”,都不能连根拔起;相反,割完韭菜以后,还得给韭菜们继续施肥,让它们茁壮成长,以便下一步继续收割。

最后的话

细心的你就会发现,以前我们买的数码产品,基本上买一次就可以用好几年,当我们为这些“良心”的厂商点赞时,却发现他们早已经“破产”了,为什么呢?因为,这些产品质量太好了,我们也无需再去换新的。现在的这些数码产品,尽管质量没有以前的好,我们要经常花钱换新,但依然乐在其中。

如果把以前的产品看作是“狗”这么忠诚的话,那么现在的这些产品就可以看作是“猫”。首先是通过各类广告信息,对用户的心智进行轰炸,让用户有了想要拥有的欲望;然后找网红,用“卖萌”的方式带货,让你感到不买都不好意思;当你真正买到后,虽然前面的欲望是满足了,但同时也带来的新的问题有待解决。

如此反复折腾,这些“猫星人”当然能够大赚特赚,但是作为用户的你,是甘愿“被内卷”,还是把这种“猫”的思维,传给下一个人呢?

原创文章,作者:大海,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qzw.net.cn/ticaizuowen/37148.html

(0)
上一篇 2023年2月7日 10:55
下一篇 2023年2月7日 11:01

相关推荐

  • 蜗居观后感,原来她才是最傻的女人

    当我刚开始看的时候,我身边的同事都劝我说:“这部剧太现实了,容易教坏别人,你这个小孩子不要看,不适合你看。”我那时更加对这部剧充满了好奇,后来因为工作的关系,就偶尔看看,花了好久的…

    体裁作文 2023年1月16日
  • 500字读后感《飘》读后感

      起初接触到飘这部小说是在我上高中的时候,那时候学习压力很大,每天埋在繁重的课业压力里。后来偶然间在表姐家看到了这本书,当我读起来就停不下来了,这本书主要以美国战争为主线,反应了…

    体裁作文 2022年6月1日
  • 大班教育笔记(精选范文10篇)

    1午睡 最近一段时间孩子们的午睡总让我感到头痛,这群调皮的孩子们嘻嘻哈哈、说说笑笑,一进午睡室从东跑到西,在床上打滚等。不一会儿告状声连绵不断,谁在推人,谁还没脱衣服\谁又在讲话了…

    体裁作文 2023年3月4日
  • 挂职锻炼心得体会(在笃行实干中积累经验)

    2022年10月初,按照本院的工作安排,我到派出所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挂职锻炼。期间,我深入学习了公安机关办案全流程,立足检察工作打开眼界、创新思维,有效夯实了法律知识理论基础,切实…

    体裁作文 2023年2月23日
  • 立冬演讲稿400字左右(立冬锻炼正当时的演讲)

    同学们: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西城乡东湖幼儿园传来孩子们诵读“二十四节气”的朗朗声。在“立冬”到来之际,为了让幼儿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

    体裁作文 2022年10月31日
  • 苦儿流浪记读后感(寻找梦想中的诗和远方)

    当我们每天面对繁杂重复的生活,是否觉得枯燥无味?当我们自以为用尽了全力却总是无所收获,是否也会感叹命运的不公?我们该怎样从这种消极情绪中解脱出来?读《苦儿流浪记》这本书,给了我很多…

    体裁作文 2022年5月7日
  • 史记读后感(让读史明志成为潮流)

      “虽背《春秋》之义,固不失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大文豪鲁迅对《史记》这一经典名着的称赞,《史记》无愧与这个称赞。中华上下五千年,一共二十六史。《史记》正是我国第一部纪传…

    2023年1月30日
  • 三国演义读后感1500字:史中乾坤

    这是一部长达七十余万言的史诗,描述了一千多年前的金戈铁马,军阀争雄;这是一部流传至今,被誉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文学作品。跌宕起伏的战事情节,满腹文韬武略的兵家文人 ,白刃交兮宝刀杀…

    2021年12月9日
  • 水浒传读后感,经典名著阅读心得

    我读过很多遍《水浒传》,可每次都会有不同的感受。但唯一不变的,还是为那些英雄们最后的结局而惋惜。 而《水浒传》主要讲的就是宋江带领一众英雄好汉在梁山泊成就一番威风事迹,最后为国效力…

    2023年1月4日
  • 西游记读后感汇总6篇(读后感悟颇深)

    (一)读《西游记》有感 我又一次翻开《西游记》,因为年龄的增长,我对西游记有了不同的看法。 西游记》是我国家喻户晓的四大名着之一,它的作者是明代的吴承恩。《西游记》讲述了唐僧,孙悟…

    体裁作文 2023年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