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诗10首,一生一定要读一次

说起苏东坡,你会想到什么?是”大江东去”的豪迈,还是”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脱?今天,我们就通过他的十首诗,来看看这位宋代大文豪的精彩人生。

〔1〕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西湖美景让他诗兴大发

在杭州当官时,苏东坡最爱游西湖。一天在船上喝酒,看着雨后初晴的湖光山色,他写下”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说它”淡妆浓抹总相宜”。这首诗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懂得发现生活之美的苏东坡。

苏轼的诗10首,一生一定要读一次

〔2〕

《赠刘景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鼓励朋友要乐观向上

朋友刘景文怀才不遇,苏东坡写诗安慰他:”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意思是虽然荷花谢了,但菊花还在傲霜开放。他告诉朋友要记住”橙黄橘绿”的好时节,保持乐观心态。

苏轼的诗10首,一生一定要读一次

〔3〕

《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 自嘲一生的漂泊

晚年时,苏东坡给自己画像题诗:”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他说自己这一生的”功业”就是被贬到黄州、惠州、儋州。看似自嘲,却透露出豁达的人生态度。

苏轼的诗10首,一生一定要读一次

〔4〕

《东栏梨花》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看梨花感叹人生短暂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这是苏轼在密州任上写下的感慨。当时他刚经历母亲、妻子、父亲相继离世的悲痛,又因反对新政被排挤出京。春日里,他看着东栏边那株如雪般洁白的梨花,不禁感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但苏轼的过人之处在于,他并未沉溺于伤感,而是在”人生看得几清明”的叩问中,展现出对生命本质的思考与超脱。

苏轼的诗10首,一生一定要读一次

〔5〕

《惠州一绝》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岭南贬谪中的甜蜜发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这两句诗背后是苏轼被贬惠州的辛酸故事。1094年,58岁的苏轼因政敌迫害被贬至瘴气弥漫的岭南。俸禄被削,生活困顿,但他却在逆境中发现了岭南的甜蜜——荔枝。诗中”三百颗”的夸张表达,既是对荔枝美味的赞叹,更展现了他以美食化解苦闷的豁达胸襟。这种在困境中依然保持生活情趣的能力,正是苏轼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苏轼的诗10首,一生一定要读一次

〔6〕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游庐山悟出人生哲理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苏轼结束五年黄州贬谪生活后,在庐山写下的哲理名句。当时他刚从人生低谷走出,在庐山不同角度看到迥异的山景,突然领悟到:人们之所以看不清事物真相,往往是因为置身其中。这两句诗不仅道出了认识论的真谛,也暗含着他历经政治风波后的人生感悟,成为后世广为传诵的哲理格言

苏轼的诗10首,一生一定要读一次

〔7〕

《春宵》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春夜里的时光感悟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这是苏轼在黄州最后一个春天写下的惜时之作。经历”乌台诗案”的生死考验后,他格外懂得珍惜光阴的可贵。诗中”楼台声细细”与”院落夜沉沉”的对比,既描绘了春夜美景,又暗含对世人虚度光阴的委婉批评。这种对时间的珍视态度,来自他对生命深刻的体验与思考。

苏轼的诗10首,一生一定要读一次

〔8〕

《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题画诗中的春天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是苏轼为僧人惠崇画作《春江晚景》题的诗。他不仅精准捕捉到画中”桃花””春江”的意象,更用”鸭先知”的妙想,将静态画面延伸出温度与生机。后两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则展现出他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让整首诗成为一幅立体的早春图景。

苏轼的诗10首,一生一定要读一次

〔9〕

《和董传留别》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鼓励穷书生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是苏轼写给贫寒书生董传的赠别诗。当时董传屡试不第、生活困顿,苏轼却看出他内在的才华与气度。诗中”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的对比,既写出寒门学子的艰辛,又用”诏黄新湿字如鸦”的期许给予鼓励。这首诗彰显了苏轼不以贫富论人的品格,也道出了读书人真正的价值

苏轼的诗10首,一生一定要读一次

〔10〕

《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得否,路长人困蹇嘶。

●10. 写给弟弟的人生感悟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这是苏轼写给弟弟苏辙的和诗。他们曾一同在渑池僧舍题诗,三年后重游故地,发现”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诗中”雪泥鸿爪”的比喻,既写人生无常,又暗含对往昔兄弟情谊的珍视。最后”路长人困蹇驴嘶”的回忆,更让全诗在哲理中

原创文章,作者:大海,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qzw.net.cn/zuowensucai/103937.html

(0)
上一篇 2025年7月8日 08:41
下一篇 2025年7月8日 08:4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