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习俗,清明节的5个主要习俗

  踏青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清明踏青的习俗。踏青古时候叫探春、寻春等,即为春日郊游,也称“踏春”,源自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清明时节,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

  扫墓祭祖

  清明扫墓,即为“墓祭”,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中国历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蔚为习俗。唐朝之后,寒食节逐渐被淡忘,但扫墓祭祖的习俗则一直流传下来,成为此后持续不断的传统。

  蹴鞠

  鞠是一种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北方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由黄帝发明,最初的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放风筝

  风筝又称“纸鸢”、“鸢儿”,放风筝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他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斗鸡

  古代清明盛行斗鸡游戏,斗鸡由清明开始,斗到夏至为止。中国最早的斗鸡记录,见于《左传》。到了唐代,斗鸡成风,不仅是民间斗鸡,连皇帝也参加斗鸡。如唐玄宗最喜斗鸡。

原创文章,作者:大海,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qzw.net.cn/zuowensucai/41338.html

(0)
上一篇 2023年3月7日 16:05
下一篇 2023年3月7日 16:1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