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浓浓的古诗句15首,一起感受春天的美好

春季,始于立春(二月二日至五日之间),终于立夏(五月五日至七日之间)。

“春”这个字在《说文解字》中,是推动的意思,是个动词。“春,推也。从草从日,草春时生也。”意为这个时节,草感受到阳光,开始生长出来的意思。

“春”在《尚书·大传》记载:“春,出也,万物之出也。”也是个动词,是万物破土生长的意思。

《史记·天官书》记载:“正月旦,王者岁首,立春日,四时之始也”。春季为四时之首,立春又是春季之始,立春既是“四时之始”,又是一岁之首。

在这个万物萌发、生机勃勃的重要时刻里,咏春、感春的诗词自然层出不穷。

古人的诗词中,描写“月”的最多,其次就是“春”与“秋”。所谓“伤春悲秋”,自古使然。

在众多的关于春天的诗词里:

有春意盎然,春光明媚;有睹物思人,物是人非;也有山河残破,满目凄然……

一、“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之春光闲适

公元822年(长庆二年),白居易因上书论当时河北的军事,不被采用,于自请到外地任职,七月被任命为杭州刺史,十月到任。

公元823年(长庆三年)春,白居易春游西湖白沙堤,写下千古名篇《钱塘湖春行》。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第一、二句“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开篇第一句先点出地点,诗人是在孤山贾亭眺望西湖,第二句是远望西湖的整体感受。

“水面初平”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早春一至,春水上涨,西湖水面与堤岸几乎相平;二是说明诗人一直很关注西湖,只有对西湖持续的热爱,日久天长的关注,才会瞬间注意到水面的变化。

“云脚低”堤岸相平的水面与天空低垂的云在远处相接,水天一色,构成了一幅难描难画的西湖水墨画。可以想象到层层叠叠的远山和千变万化的白云,水天相接的画面。

第三、四句是近景。诗人已经从孤山贾亭下来,走到了西湖岸边。耳边早莺的叫声,把他拉入到早春生机勃勃的氛围中。抬眼望去,燕子飞处,正在忙着衔泥做窝。

“争”一个字,点出了早春的忙碌和生机勃勃。“几处”是泛指,点出满目的春光。

这两句一下子有了声音,也多了一丝暖色。

第五、六句是名句。“乱花渐欲迷人眼”写出春光遍地,满目生机,诗人的目光都不知道看哪里才好,琳琅满目的春色深深的吸引住了诗人的全部精力。

“浅草才能没马蹄”,诗人在指点湖山、流连光景的不经意间,偶然瞥到了,马蹄在草地上亦起亦落、时隐时现的情景,觉得分外有趣,将其写入了诗中看似随意,却为全诗增加了最有雅趣的一笔。

五、六句一静一动。第五句为静,是诗人驻足欣赏,第六句是动,诗人或是信马由缰,或是三五好友踏春游览,马儿也不紧不慢,闲情逸致。

这两句看似描写春景,实在在写诗人内心的感受。把诗人悠闲自在,陶醉于西湖春景的感受写的非常生动。

最后两句“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则是直接抒发诗人流连忘返的感受。诗人绕过孤山,从贾亭下到西湖边,孤山,西湖,白云,白沙堤,绿杨阴,早莺、新燕,乱花,浅草,马蹄印……

这一切都构成了无限风景。

风景固然是美,更要有一双能够发现美的眼睛。

金圣叹在《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评价道:“前解先写湖上。横开则为寺北亭西,竖展则为低云平水,浓点则为早莺新燕,轻烘则为暖树春泥。写湖上,真如天开图画也。后解方写春行。花迷,草没,如以戥子称量此日春光之浅深也。‘绿杨阴里白沙堤’者,言于如是浅深春光中,幅巾单裕款段闲行,即此杭州太守白居士也。”春意浓浓的古诗句15首,一起感受春天的美好

图1 西湖白沙堤春景

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之人生意境

公元759年(乾元二年)年末,杜甫辗转终于到了成都,结束了自己三年的战乱流离,开始了巴蜀十年的稳定生活。

公元761年(上元二年)早春,暂居成都浣花溪畔草屋的杜甫虽然还是寄人篱下,靠人接济才能维生,但是总算可以自己耕种,温饱不愁。这一天晚上,成都喜降春雨,草堂中的杜甫写下了这首千古名篇《春夜喜雨》。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第一、二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首先说明“好雨”为何为“好”。只有万物开始萌发,生机萌动的时刻,才最希望一场好雨。

而就在这个早春的夜晚,这场好雨最了解万物的心思,不早不晚的下了起来。一个“知”字,写活了春雨。

第三、四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进一步阐述“好雨”之“好”。真正的“好雨”不仅仅是在最适合,最期待它的时候降临,还非常低调,在不影响万物的情况下,悄悄来临,润物无声。

这其实也是诗人的一种人生意境。济世安邦,不需要大张旗鼓,只需要在最适合的时候,作出最适合的决定,最简单有效低调的行动即可。

第五、六句“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是春夜美丽的雨景描述。

深夜中,不是完全漆黑。野外的小路比田野和水面更容易看清楚,放眼望去,只有远处黑沉沉江面上的小船亮着灯火。春夜的小雨淅淅沥沥,是如此的美妙。

第七、八句“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是诗人的想象,小雨下了一夜,到了天亮,万物生长,百花齐放,看那花瓣上的雨水还在晶莹剔透,万花生处,成都城里城外一篇花团锦簇,生机勃勃。

“红湿”、“花重”四个字点出了春天的生机,给读者无穷的想象力。

全诗第一两句是期盼,第三四句是听到的声音,第五六句是看到的夜景,第七八句是想象中的景象。

能把夜间的春雨写的如此有声有色,还有如此高尚的品格和境界,也只有杜甫的这首《春夜喜雨》。翻遍唐诗宋词,也只有王维的《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差可比拟。

胡应麟在《诗薮》评价道:“咏物起自六朝,唐人沿袭,虽风华竞爽,而独造未闻。惟杜诸作自开堂奥,尽削前规。如题《月》:‘关山随地阔,河汉近人流。’《雨》:‘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雪》:‘暗度南楼月,寒深北浦云。’《夜》:‘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皆精深奇邃,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然格则瘦劲太过,意则寄寓太深。“

纪昀在《瀛奎律髓汇评》评价道:“此是名篇,通体精妙,后半尤有神。‘随风’二句,虽细润,中晚人刻意或及之,后四句传神之笔,则非馀子所可到。“春意浓浓的古诗句15首,一起感受春天的美好

图2 成都浣花溪畔杜甫草堂

三、“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之生机无限

公元1085年(元丰八年),宋哲宗即位,高太后听政,司马光启用为相,新党被打压。苏轼先是朝奉郎知登州(今山东省烟台市),后以礼部郎中被召还朝。很快升为翰林学士、知制诰,知礼部贡举。

经历了“乌台诗案”的苏轼,终于又回归中央朝堂,在开封府的时候,他看到了惠崇僧人的《春江晚景图》,写下了这篇千古名篇《惠崇春江晚景》,全诗为两首,这里选的是第一首。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本诗可谓是诗人自己所言“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代表作。

第一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明确点出是早春。稀疏的竹林外,隐约可以看到散落在山野溪边的几枝桃花,桃花与翠竹相印,还未到山花烂漫,桃花盛开的时候。

第二句“春江水暖鸭先知”,为神来之笔。从视觉上看,诗人是从大到小,从远到近来欣赏这幅画。先看到春江流过,再看到江水中正在戏水的鸭子,正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水暖”这种感觉如何在画中看得出来?诗人移情于物,设身处地的想到,江中自由嬉戏的鸭子最先感受到春水温度的回升,用触觉印象“暖”补充画中春水潋滟的视觉印象。

所谓“一叶落而知天下秋”,这句诗正是诗人见微知著、举一反三的哲理。

第三句“蒌蒿满地芦芽短”,是诗人欣赏画进一步的近景,可以说是对细节的描绘了。画中蒌蒿满地,芦芽刚刚长出地面,一片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大好景象。

马上就是第四句“正是河豚欲上时”,这一句属于诗人的想象。

苏轼是把生活和诗意结合的最好的千古一人。看到画中蒌蒿满地,芦芽生长,马上就联想到水里的河豚和蒌蒿、芦芽同煮,那正是最好的应季美食。张耒《明道杂志》记载,当地人吃河豚“但用蒌蒿、荻笋即芦芽、菘菜三物”。有理有据而又自然而然。

全诗画中包含诗意,诗意中又富余生活气息,静中有动,仿佛之间,诗人面对的已经不是一幅画,而是扑面而来的春光,而且是那么的清新自然,山野浓郁。

纪昀在《纪昀评苏文忠公诗集》评价道:“此是名篇,兴象实为深妙!”

王士祯在《渔阳诗话》评价道:“坡诗‘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非但风韵之妙,盖河豚食蒿芦则肥,亦如梅圣俞之‘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杨花’,无一字泛设也。”

四、“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之只此青绿

公元837年(开成二年)初夏,白居易一直为太子少傅分司东都,封冯翊县侯,但仍留在洛阳。

已经六十六岁高龄的白居易身在洛阳,却终日思念江南风光,于是,写下了千古名篇《忆江南》三首。

忆江南三首·其一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第一、二句“江南好,风景旧曾谙”直入主题。直接表达诗人对江南的思念之情,而且说明诗人不是单纯想象,是有亲身经历的体验。

诗人少年时多游历江南,中年时期又分别到杭州和苏州作地方长官,所以对江南生活再熟悉不过。

第三、四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是本诗点睛之笔。诗人并没有全面描写江南风景,而是采用两个镜头大面渲染而成。

朝阳升起,江面红彤彤如火,春天一到,蓝天白云映衬下,江水绿如蓝。因异色相映衬而加强了色彩的鲜明性。

诗人把“花”和“日”联系起来,为的是同色烘染;又把“花”和“江”联系起来,为的是异色相映衬。江花红,江水绿,二者互为背景。于是红者更红,绿者更绿。

这两句是互文,大笔渲染,浓墨重彩,抓住春光中最壮观最难忘的两个场景,给人异常深刻的印象。

最后一句“能不忆江南?”包含了两层意思。

一是如此美丽壮阔的江南春景,怎能不让人魂牵梦绕?

二是也深刻的表达出诗人身在北方,已经初夏,还是看不到盎然春景,所以更思念江南。

这个收尾既托出身在洛阳的作者对江南春色的无限赞叹与怀念,又造成一种悠远而又深长的韵味。词虽结束,但遗憾之情余情摇漾,余音绕梁。

卓人月在《古今词统》评价道:“徐士俊云,‘非生长江南,此景未许梦见。’”

五、“诗酒趁年华”之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秋,,苏轼因变法之争,由杭州移守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次年八月,他命人修葺城北旧台,并由其弟苏辙题名“超然”。

公元1076年(熙宁九年)三月三日暮春,苏轼等超然台,写下这首千古名篇《望江南》。

望江南·超然台作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词的上半阙是讲词人登上超然台看到的城内外的春景。

“春未老”点出,虽然已经是暮春,但是春天的气象还在。

“半壕春水一城花”以春水和春花为对,城内外春天的景色宛然在目。

“烟雨暗千家”是词人极目远眺之后,整座城都掩映在丝丝烟雨之中,明暗变化,读来仿佛置身其中。

词下半阙是睹物思情。“寒食后,酒醒却咨嗟”是点出具体时间。寒食节过后是清明节,清明节是还乡扫墓之日,可此时,词人却还乡不得,只好“且将新火试新茶”,通过烹茶饮茶还排解对国家和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最后一句“诗酒趁年华”,则是点出超然台“虽有荣观,燕处超然”的人生态度,在此无可奈何之际,只有及时行乐,超然物外的旷达之态来应对。

本词生动的写出了词人内心丰富而又复杂的情感,将写异乡之景与抒思乡之情结合得天衣无缝。

俞陛云在《唐五代两宋词选释》评价道:“‘春水’两句超然台之景宛然在目。下阕故人故国,触绪生悲,新火新茶,及时行乐,以此易彼,公诚达人也。”

六、“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之伤春流逝

公元1094年(绍圣元年)六月,苏轼被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被贬至惠州(今广东省惠州市)。

公元1095年(绍圣二年)暮春,苏轼有感春光易逝,写下了这首千古名篇《蝶恋花》。(1、薛瑞生本、邹同庆、王宗堂本均据《冷斋夜话》所载,王朝云在惠州贬所曾唱此词;2、苏轼惠州时期的诗文里惯用此词中出现的“天涯”一词;3、陈迩冬《苏轼词选》也怀疑这首词是“谪岭南时期的作品”。)

蝶恋花·春景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王国维说过,大诗人大词人和小诗人小词人的区别在于境界,小诗人小词人永远也成不了大诗人大词人。

苏轼意境之高,古之罕见。所以他不仅长于豪放,开创豪放一流。而他的婉约也丝毫不亚于柳七姜夔之流。

“花褪残红青杏小”说的是暮春。这个时节,杏花已经凋零枯萎,枝头上挂着又小又青的杏。“残红”褪去,“青杏小”初生,有所牺牲,才有后边的新生。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是一幅山水田舍的暮春风光。到底是“绕”,还是“晓”。后人说法不一。笔者认为“绕”和“晓”更有意境,“绕”更见山水村舍的自然风光,“晓”更有时间的美感。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是词中绝唱。暮春时光飞逝,树枝上的柳绵已经被春风吹得越来越少,春光即将结束,这里的春光虽然即将逝去,但天涯之大,一定更有更美景象之处。

据说朝云每次歌舞,唱道这一句都会伤感,感伤时光的飞逝。

词的下半阙讲的是行人感情的烦恼。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讲的是墙外是一条道路,行人从路中经过,只听见墙里有荡秋千的声音,一阵阵悦耳的笑声不时从里面传出,原来是有女子在荡秋千。

这一场景顿扫上阕之萧索,充满了青春的欢快旋律,使行人禁不住止步,欣赏和聆听着这令人如痴如醉的欢声笑语。词人在这里艺术处理上十分讲究藏与露的关系。他只写露出墙头的秋千和佳人的笑声,其它则全部隐藏起来,让“行人”去想象,在想象中产生无穷意味。

小词最忌词语重复,但这三句总共十六字,“墙里”、“墙外”分别重复,竟占去一半。而读来错落有致,耐人寻味。墙内是家,墙外是路;墙内有欢快的生活,年轻而富有朝气的生命;墙外是赶路的行人。行人的心情和神态如何,词人留下了空白。不过,在这无语之中,有一种冷落寂寞之感。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是神来之笔。

行人伫立良久,墙内佳人已经回到房间。总之,佳人的笑声渐渐听不到了,四周一片沉寂,而墙外的行人听到笑声后却心绪难平。他听到女子甜美的笑声,却一直无法看到女子的模样,心情起伏跌宕不已,而女子也并不知道墙外有个男子正为她苦恼。

男子多情,女子无情。这里的“多情”与“无情”常被当爱情来解释,有感怀身世之情,有思乡之情,有对年轻生命的向往之情,有报国之情,等等,的确可谓是“有情”之人;而佳人年轻单纯、无忧无虑,既没有伤春感时,也没有为人生际遇而烦恼,真可以说是“无情”。

词人发出如此深长的感慨,那“无情”之人究竟会撩拨起他什么样的思绪,对此,他并没回答。也许是勾起他对美好年华的向往,也许是对君臣关系的类比和联想,也许倍增华年不再的感慨,也许是对人生哲理的一种思索和领悟,词人并未言明,却留下了丰富回味、想象的空白。

下阕写人,描述了墙外行人对墙内佳人的眷顾及佳人的淡漠,让行人更加惆怅。在这里,“佳人”即代表上阕作者所追求的“芳草”,“行人”则是词人的化身。词人通过这样一组意象的刻画,表现了其抑郁终不得排解的心绪。

苏轼作本词之时,已经是将近六十岁高龄,又被贬谪到岭南蛮荒之地,返回朝堂和故乡再无可能,当年心中的远大抱负也再无实现的可能。

所以,词人上半阙是因此而感伤时光飞逝,自己事业遥遥无期。下半阙是用墙外行人和墙里的佳人分别隐喻自己和朝堂,自己一厢情愿,一心报国,却终于难成所愿的郁郁之情。

魏庆之在《诗人玉屑》评价道:“予得真本于友人处,‘绿水人家绕’作‘绿水人家晓’。‘多情却被无情恼’,盖行人多情,佳人无情耳。此两字极有理趣,而‘绕’与‘晓’自霄壤也。”

黄苏在《蓼园词选》评价道:“⑴‘绿水人家绕’,非‘绕’字,乃曰‘人家晓’。‘晓’字与‘绕’字盖霄壤也。⑵‘枝上’一句,断送朝云。一声何满子,竟能使肠断。李龟年正若是耳。⑶‘佳人’是‘无情’,‘行人’是‘多情’者。⑷‘柳绵’自是佳句,而次阕尤为奇情四溢也。“

七、“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之朦胧意境

公元711年(景元二年),二十三岁的孟浩然与朋友张子容隐居鹿门山(今湖北省襄阳市),这一年早春的一天早上,诗人一觉醒来看到无限的春光,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春晓》。

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第一、二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点出了具体的时间和诗人的状态。

诗人在春天的一个早上,刚刚睡醒起来,还没顾得上看窗外的景色,先听到窗外处处的鸟啼声。

“处处”二字,让读者充满无限遐想,感觉到鸟啼声无处不在,此起彼伏,应接不暇,还未睁开眼就已经感觉到无处不在的春光。

第三、四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道少”,诗人回想起昨晚上一夜的风雨,刚刚长出来的花苞不知道被打落了多少。

不禁让读者跟着联想到春花被风吹雨打、落红遍地的景象,由喜春翻为惜春,诗人把爱春和惜春的情感寄托在对落花的叹息上。爱极而惜,惜春即是爱春──那潇潇春雨也引起了诗人对花木的担忧。时间的跳跃、阴晴的交替、感情的微妙变化,都很富有情趣,能给人带来无穷兴味。

本诗全篇二十个字,浅显自然,毫无人工雕琢痕迹,全诗诗人睡醒的一瞬间,取了鸟叫声、风雨声和对花落的担忧,就让人联想到整个春天无限的春光,给了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

二十个字,曲径通幽,回转波折。

黄叔灿在《唐诗笺注》评价道:“诗到自然,无迹可寻。‘花落’句含几许惜春意。”

刘永济在《唐人绝句精华》评价道:“此古今传诵之作,佳处在人人所常有,唯浩然能道出之。闻风雨而惜落花,不但可见诗人清致,且有屈子‘哀众芳之零落’之感也。”

八、“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之春夜空山

公元721年(开元九年)—公元735年(开元二十三年),正值“开元盛世”期间,青年时期的王维因下属伶人舞黄狮子而被贬谪,一直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此期间,王维游览若耶溪(浙江省绍兴市东南五云溪),心情大好,想起前人王籍写下的“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欲与一比高下,就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鸟鸣涧》。

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第一句“人闲桂花落”就造就了一个幽静清闲的环境。

“桂花”落下,是何等的轻盈,悄然无声。人在匆忙之际,绝对是不会注意到桂花落地的,更不会听到桂花落地的声音。只有人在绝对放松、悠闲的情况下,空间绝对静谧的情况下,才会看到桂花落地的过程,听到桂花离开枝头,落地时微小的声响,从而知道桂花的“落”。

第二句“夜静春山空”,是承接,进一步从大尺度发现春山的静谧。

诗人感受到桂花落地,从而惊讶山间的静谧,抬头看去,才发现夜晚是如此的安静,山间是如此的空寂。

第三、四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进一步以动写静。

在这无比空寂静谧的春山中,天地万物都已经陶醉在夜的安静之中,就连月亮升起,白色的清光照射到山中,都会惊动山中栖息的鸟儿。

这个时候,可以想到,山里的光线发生了变化,薄雾变亮,山中更显神秘。

但是,鸟儿虽然被“惊”,但是并没有被惊动到飞走。它们只是在原地不动,在林涧中鸣叫,表示自己的惊讶。

王维有大量的作品,都在表现一个“空”的意境。本诗也是其中的一首。

本诗是用动写静的佳作,诗人用“人闲”、“桂花落”、“月出”、“山鸟”连缀出一个无比静谧空寂的春夜空山意境。也许只有王籍的“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可堪比拟。

王维的这首诗更表现出一个盛世年代的美好生活,在一个乱世中,是不可能有这样的心境去欣赏、感悟这样的意境。

胡应麟在《诗薮》评价道:“太白五言自是天仙口语,右丞却入禅宗,如‘人闲桂花落……’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

徐增在《而庵说唐诗》评价道:“‘夜静春山空’,右丞精于禅理,其诗皆合圣教,有此五个字,可不必更读十二部经矣。‘时鸣春涧中’,夫鸟与涧同在春山之中,月既惊鸟,鸟亦惊涧,鸟鸣在树,声却在涧,纯是化工,非人为可及也。”春意浓浓的古诗句15首,一起感受春天的美好

图3 若耶溪春景

九、“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之寓至理于春景

公元1141年(绍兴十一年),宋金签订了《绍兴和议》,一项宋金领土以淮水为界。

公元1163年(隆兴元年),南宋朝廷偏安于东南,而金人亦得暂时息兵于淮北。

终朱熹一生,都不可能渡淮而至鲁境,更不可能北上到达泗水之地。而此诗却写到泗水,其原因是朱熹潜心理学,心仪孔圣,向往于当年孔子居洙泗之上,弦歌讲诵,传道授业的胜事,于是托意于神游寻芳。因此此诗其实是借泗水这个孔门圣地来说理。

春 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第一、二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并非表面上诗人在泗水踏春,而是诗人神游孔门圣地泗水,感受到万千春光。

第三、四句“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在回应首句的“寻芳”,用“识得”对应“寻芳”。“东风面”非常容易见到且识得,是因为大地之上,万物复苏,无边的春光花木都能体现出“东风”,看到春日的“无边光景”。

“寻芳”即是指求圣人之道。“无边光景”所示空间极其广大,就透露了诗人膜求圣道的本意。“东风”暗喻教化,“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

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燃万物的春风。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哲理诗而不露说理的痕迹,这是诗人的高明之处。

黄珅在《宋诗鉴赏辞典》评价道:“《春日》诗形象更加鲜明,情景更加生动,描写更加自然,读了但觉春光满眼,如身游其间,竟不知是在说理,则其构思运笔之妙,尤胜于《观书有感》。“

十、“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之春日浪漫

公元814年(元和十年)十二月,韩愈晋升为迁任知制诰。

公元815年(元和十一年)二月,韩愈写下这篇《春雪》。

春雪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第一、二句“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点明时间是早春二月。这一天诗人突然惊讶的看到了前几日还没有动静的大地上,长出了细嫩的草芽。

春色虽然姗姗来迟,但比较还是来了。可以想象到,不久就会春满大地,一个“惊”字可见诗人既不满又欣喜的心情。

第三、四句“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颇有新意,是神来之笔。

表面在说白雪因为春色来的太晚,就干脆自己穿落树间,飘落枝头,妆点成一树树的银花,来创造春色。

实际意思是在说,二月已到,才刚看到一点点春色,距离真正的万物复苏,百花盛开的春天还很远。这些固然让人感到遗憾,但是在诗人眼里看来,穿树飞花的春雪也能看做是春天的使者。

飞雪来到,明明是造成春天姗姗来迟的原因,诗人却偏说,白雪是因为嫌春色来得太迟,才“故穿庭树”纷飞而来。这种翻因为果,拟人的写法,却增加了诗的意趣。

本诗活泼自然,别出心裁,是韩愈诗中的佳品。

朱宝莹在《诗式》评价道:“《文选》以谢惠连《雪赋》入物色类。雪于诸物色中最难赋,而赋春雪则须切‘春’字,尤难于赋雪。此诗首句、二句从‘春’字咀嚼而出,看似与雪无涉,而全为三句、四句作势,几于无处不切‘雪’字。三句、四句兜转,备具雪意、雪景,不呆写雪,而雪字自见,不死做春,而春字自在。四句一气相生,以视寻常斧凿者,徒见雕斫之痕,其相去远矣。”

十一、“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之千里江南

公元833年(大和七年),杜牧被牛僧孺授予推官一职,后转为掌书记,居住在扬州。在扬州见牛僧孺的途中,写下了这首《江南春》。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第一、二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是登高临远,从远到近,从上往下的快速扫描。也是千里江南春天给人的第一印象。

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

这里虽然有红绿色彩的映衬,有山水的映衬,村庄和城郭的映衬,有动静的映衬,有声色的映衬。但光是这些,似乎还不够丰富,还只描绘出江南春景明朗的一面。

第三、四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是江南春色中比较迷蒙深邃的一面。

屋宇重重的佛寺,本来就给人一种深邃的感觉,现在诗人又特意让它出没掩映于迷蒙的烟雨之中,这就更增加了一种朦胧迷离的色彩。这样的画面和色调,与首句的明朗绚丽相映,就使得这幅“江南春”的图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南朝”二字更给这幅画面增添悠远的历史色彩。“四百八十”是唐人强调数量之多的一种说法。诗人先强调建筑宏丽的佛寺非止一处,然后再接以“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样的唱叹,就特别引人遐想。

诗人生活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争斗的晚唐时代。唐宪宗信仙好佛,寻求长生。后继的穆宗、敬宗、文宗照例提倡佛教,僧尼之数持续上升,寺院经济持续发展,大大削弱了政府的实力,大大加重了国家的负担。

诗人深深的了解这一切,他认为南朝皇帝在中国历史上是以佞佛著名的,所以,本诗的主旨在尚儒排佛,表达对统治者治国乏术和佛道误国的忧虑;同时借古讽今,讽谏统治者大兴土木滥修佛寺会造成国力衰弱民生凋敝,加重社会危机。

本诗还有一个小小的插曲,那就是到底是“千里”有意境?还是“十里”更符合实际?自杨慎以来,各文人颇有争论,大多是反对杨慎的“十里”之说,笔者在这里也同意“千里”之说。

杨慎在《升庵诗话》评价道:“‘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

胡震亨在《唐音戊签》评价道:“杨用修欲改‘千里’为‘十里’。诗在意象耳,‘千里’毕竟胜‘十里’也。”

何文焕在《历代诗话考索》评价道:“‘千里莺啼绿映红’云云,此杜牧《江南春》诗也。升庵谓‘千’应作‘十’。盖‘千里’已听不着、看不见矣,何所云‘莺啼绿映红’耶?余谓即作‘十里’,亦未必听得着、看得见。题云《江南春》,江南方广千里。千里之中,莺啼而绿映焉,水村山郭,无处无酒旗,四百八十寺,楼台多在烟雨中也。此诗之意既广,不得专指一处,故总而名曰《江南春》,诗家善立题者也。“

刘永济在《唐人绝句精华》评价道:“按杨慎之说,拘泥可笑,何文焕驳之楚也。但谓为诗家善立题,则亦浅之夫视诗人矣。盖古诗人非如后世作者先立一题,然后就题成诗,多是诗成而后立题。此诗乃杜牧游江南时,感于景物之繁丽,追想南朝盛日,遂有此作。‘千里’之词,亦概括言之耳,必欲以听得着、看得见求之,岂不可笑! ”

十二、“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之山居春色

公元1863年(同治二年)早春,三十六岁的高鼎避乱宁波乡间,当时的宁波还未遭到战火的侵袭,山村中还是一片祥和宁静的风光。

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梁朝文学家丘迟在《与陈伯之书》的言道“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第一、二句“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第一句应该就是化用丘迟的名句。前两句将早春之际,最能代表春天的草、莺、杨柳组合在一起,拼出一幅无比迷人的山村春光图。

春光是如此的明媚动人,那么春光中的人,就更是生机勃勃。

第三、四句“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生动的描绘出了一群顽童放学归来,忙着玩纸鸢的情景。

全诗静中有动,动中有童趣,如此心旷神怡的山村春光让人陶醉。

十三、“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之朦胧春色

公元823年(长庆三年),年近花甲的韩愈刚出任吏部侍郎,刚凭一己之力平定了镇州(今河北省石家庄市),心情大好的韩愈兴趣盎然的迎接早春的到来。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一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韩愈的诗推崇诗句平淡,但立意并不平淡。

诗中的“小雨”、“草色”是最平淡的早春景色,而“润如酥”也是对小雨最基本的评价。但是组合起来,就是如此的清新自然,妙趣横生。

尤其是“遥看近却无”,更是准确的写出了早春春雨中,草色的朦胧感,丝润的小雨,朦胧的草色,一切都是那么的充满生机充满期待。

后两句,诗人大赞早春的景色要远远胜过明媚的暮春。因为暮春时分,颜色已经浓重,那种若有若无的的感觉已经不复存在。

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后集》评价道:“‘天街小雨润如酥…… ‘此退之《早春》诗也。‘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此子瞻《初冬》诗也。二诗意思颇同而词殊,皆曲尽其妙。”

黄叔灿在《唐诗笺注》评价道:“‘草色遥看近却无’,写照工甚。正如画家设色,在有意无意之间;‘是’二句,言春之好处,正在此时,绝胜于烟柳全盛时也。”

十四、“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之春日思归

公元764年(广德二年),杜甫任为检校工部员外郎,做了严武的参谋,又回到了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中。

这一年暮春,杜甫睹景思乡,写下这首《绝句》。

绝句二首·其二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第一、二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是诗中有画,对比性极强,浓墨重彩的渲染出了一幅春色图。

濡饱墨于纸面,施浓彩于图中,有令人目迷神夺的魅力。漫江碧波荡漾,显露出白翎的水鸟,掠翅江面,一派怡人的风光。满山青翠欲滴,遍布的朵朵鲜花红艳无比,简直就像燃烧着一团旺火,十分旖旎灿烂。

第三、四句“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以乐景写哀情,惟言其春光融洽,才能对照出诗人归心殷切。

此刻的景色不可谓不美,然而可惜岁月荏苒,归期遥遥,越美的景色,越勾起诗人心中无限的感伤。

皎然在《诗式》评价道:“因江碧而觉之逾白,因山青而显花之色红,此十字中有多少层次,可悟炼句之法。而老杜因江山花鸟,感物思归,一种神理,已跃然于纸上。”

周珽在《唐诗选脉会通评林》评价道:“江山、花鸟、着眼易过,身在他乡,归莫有期,则所触皆成悲思矣。”

十五、“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之人生勇气

公元816年(元和十一年),时任太子右庶子的韩愈居住在长安,这一年,他春游长安城南,写下了《游城南十六首》,本诗为其中一首。

晚春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常言道:“伤春悲秋”。“伤春”往往就是感伤暮春,春光已逝,人生难免感怀。

韩愈这首《晚春》却一反常态,以拟人的手法,体物入微,发前人未得之妙,令人耳目一新。

第一、二句“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是以万千草木为主人公,草木们知道春光将逝,都使出浑身解数,争奇斗艳。

第三、四句“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是以杨花和榆荚为主人公,他们俩没有华丽的外表,也没有巧妙的才思,只好学那漫天的飞雪,夺人眼球。虽无创意,但是也重在参与。

诗人全盘用拟人手法,糅人与花于一体,不说人之惜春,而说草树亦知春将不久,因而百花争艳,各呈芳菲。凑热闹的还有朴素无华的杨花榆荚,像飞雪一般漫天遍野地飘舞。人言草木无情,诗偏说它们有知,能“知”能“解”还能“斗”,而且还有“才思”高下有无之分。想象之奇,实为诗中所罕见。这是此诗明白有趣之处,堪称平中翻新,颇富奇趣。

然而“无才思”三字颇怪异,遂引起后人诸多猜测。或谓劝人勤学,不要像杨花那样白首无成;或谓隐喻人之无才,作不出好文章;或言有所讽喻;或言赞赏杨花虽无芳华,却有情趣和勇气。

笔者认为“无才思”三字,有两层含义。

其一,是赞叹杨花和榆荚的勇气。即使暂无才思,但是也勇于参与,敢于表现自己,最终获得一席之地,不至于碌碌无闻;

其二,是对自己的一种隐喻和自我谦虚。这个世上都是争奇斗艳的高人,而自己才疏学浅,却也不甘沉默,也要全力为“春光”做上一番贡献。

此诗之寓意,见仁见智,不同的人生阅历和心绪可能有不同的领悟。

朱宝莹在《诗式》评价道:“春日晚春,则处处应切晚字。首句从‘春’字盘转到‘晚’字,可谓善取逆势。二句写晚春之景。三句又转出一景,盖于红紫芳菲之中,方现十分绚烂之色,而无如扬花、榆荚不解点染,惟见漫天似雪之飞耳。四句分二层写,而‘晚春’二字,跃然纸上。正无俟描头画角,徒费琢斫,只落小家数也。此首合上《春雪》一首,纯从涵泳而出,故诗笔盘旋回绕,一如其文,古之大家,有如是者。”

原创文章,作者:大海,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qzw.net.cn/zuowensucai/76942.html

(0)
上一篇 2024年2月6日 09:06
下一篇 2024年2月6日 09:13

相关推荐

  • 葬花吟词(红楼梦诗词之葬花词)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治扑绣簾,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 独倚花锄空洒泪,洒上空枝见血痕, 愿侬胁下生…

    2024年3月2日
  • 最感人的话24句,一生至少要读一次

    一、我拒绝了所有人的暧昧,只为等你的一个不确定的未来,我用一生的幸福做赌注,你怎么舍得让我输。 二、我像疯子一样喜欢你,你却像瞎子一样看不见。不求你深深记我一辈子,只求别忘记你的世…

    2024年1月4日
  • 鼓励自己的人生格言20句,句句阳光向上,激励人生

    1、人一生有走不完的路,你无法预知未来,但你能洒脱的活在当下。 2、把自己的生活规划好,依照自己的节奏来走。减少闲谈的时间,逐渐靠近和自己个人爱好和三观相近的人。 3、如果事与愿违…

    2023年7月28日
  • 生日精致的句子,适合自己生日发的说说16句

    1、这一岁,要找到生活中最温柔的光。 2、往后余生好好爱自己,想要的就自己努力得到,生日快乐最棒的自己。 3、为了吃今天的蛋糕,我已经准备了19年了哦~ 4、无事绊心弦,所念皆如愿…

    2024年4月27日
  • 易中天语录10句,值得一看

    1、中国人是这样的,耿直却又圆滑,坦诚却又世故,多疑却又轻信,讲实惠却又重义气,尚礼仪却又少公德,主中庸却又走极端,美节俭却又喜排场,守古法却又赶时髦,知足常乐却又梦想暴发,烧香算…

    作文素材 2023年6月12日
  • 爱情童话故事(王子与公主的爱情)

    欢迎来到今天的玫瑰童话故事时间。在这个充满浪漫和美丽的故事世界里,我们将带领大家经历一段奇妙的玫瑰花之旅,见证无数动人的玫瑰童话故事。 千百年前有一位英俊的王子,他深深地爱着一位美…

    2024年3月7日
  • 感谢领导的话简短精辟10句,感谢领导可以这样说

    1、如果谁能在你的手下工作,天天得到这么多鼓励和赞美,流再多的汗也无怨无悔。 2、我感谢我所经历的所有,不论悲伤还是欢喜,因为他们教会了我成熟,见证了我成长的每一个脚步。 3、在单…

    2023年2月21日
  • 十五祝福短信30条,愿你万事如意,一切安好

    1、亲爱的朋友,正月十五元宵佳节到,愿你像那圆圆的月亮一样,事业圆满、家庭美满。祝你在新的一年里,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2、正月十五元宵佳节到,愿你生活如汤圆般甜蜜圆满;事业如灯笼…

    2024年3月30日
  • 关于秋天的诗句60句,品读静美清秋

    秋,没有春的潋滟,没有夏的火热,更没有冬的苍凉。秋天是四季里最独特的一道风景,这里整理了60句关于秋天的诗词,看看诗人笔下的万千秋色,哪一句打动了你? 1、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2023年5月23日
  • 有冲劲的正能量句子72句,让人充满斗志

    有冲劲的正能量句子 1 1、为了自己的梦想,有多苦,有多累我也会坚持的,因为决定了就不必说那么多如果。 2、走一个坚强的人生,坦然面对,勇敢体会,酸甜苦辣,各种滋味,忘记消逝的人和…

    作文素材 2023年6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