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雪最好的诗词8首,唯美了整个冬天

最善良的雪:

《对雪》

—— 唐・高骈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歧。

释义

在这寒冬时节,雪花呈六瓣形状,宛如轻盈的花瓣纷纷扬扬飘进屋内。诗人悠然静坐,看着窗外原本翠绿的竹子,渐渐被雪覆盖,一时间好似变成了美玉雕琢而成的琼枝,画面美不胜收,满是冬日的静谧与雅致。

而后两句,诗人情思一转,心生宏愿,当下便想登上高楼极目远眺,满心期许这漫天大雪,能够将人世间那些崎岖坎坷、藏污纳垢的道路统统掩埋。

诗句饱含着诗人祈愿世间清明、丑恶消散的美好愿景,借雪的纯净无瑕,展现出其净化尘世的善良特质。

咏雪最好的诗词8首,唯美了整个冬天

最静美的雪:

《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 魏晋・阮籍

寝迹衡门下,邈与尘世绝。
顾盼莫谁知,荆扉昼常闭。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释义

阮籍身处魏晋乱世,为求避祸自保、超脱世俗,选择隐居在简陋的衡门之下,彻底断绝与外界的往来,一副遗世独立、不问世事的姿态。平日里他周旋顾盼,却无人能懂自己的心志,索性连柴门在白昼时也常常紧闭。

岁末寒冬,冷风凄切,天色阴沉,大雪无声无息地纷纷扬扬飘洒了一整天。

人忍不住侧耳细听,却捕捉不到一丝雪落下的声响,这般静谧安宁,尽显雪的轻柔温婉;抬眼望去,只见一片银白,雪已悄然堆积,熠熠生辉,纯净无暇。

全诗营造出空灵悠远、宁静祥和的绝美意境,契合诗人高洁脱俗、淡泊宁静的心性,不动声色地烘托出雪的静美。

咏雪最好的诗词8首,唯美了整个冬天

最清闲的雪:

《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 唐・王维

寒更传晓箭,清镜览衰颜。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借问袁安舍,翛然尚闭关。

释义

寒夜的更声悠悠传来,报晓的漏箭悄然更替,王维晨起对着镜子,瞧见镜中尽显岁月沧桑的面容。隔窗听闻风拂竹林,沙沙作响,好似惊扰了这份静谧;开门刹那,皑皑白雪堆满山峦,夺目震撼。

雪花悠悠洒落空中,深长的小巷愈发寂静无声,仿佛时间都停滞不前;庭院里白雪堆积,平整素净,尽显清闲悠然。

末尾,诗人挂念友人胡居士,揣测这般大雪天,他家门怕是还紧闭着吧。整首诗闲适中藏着牵挂,雪的清闲意境贯穿始终,尽显冬日雪后生活的安然惬意,又不乏人情的温度。

咏雪最好的诗词8首,唯美了整个冬天

最寒冷的雪: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释义

大唐盛世,岑参远赴塞外。开篇便勾勒出塞外凛冽画面,北风呼啸席卷大地,强劲到能把坚韧的白草都吹折,可见气候之恶劣,而此地八月就大雪纷飞,雪来得极为迅猛、突兀。

“忽如” 一句,诗人以绮丽想象,把皑皑白雪化作春日盛放的梨花,壮美浪漫,成千古名句。

可随即笔锋一转,凸显雪的寒冷:雪花飘入营帐,打湿了华丽的罗幕;将士们即便身着保暖的狐裘、锦衾,仍冻得瑟瑟发抖,手中角弓因天冷僵硬得拉不开,身上铁衣冰冷刺骨难以穿戴;沙漠冰封百丈,高空愁云万里,暮雪纷飞时,连军旗都被冻住,任凭狂风拉扯,也翻卷不动。

送别全程,雪始终相伴,寒意彻骨,尽显塞外飞雪的严酷寒冷,也衬出与友人分别时的凄冷伤感。

咏雪最好的诗词8首,唯美了整个冬天

最诗意的雪:

《休假日访王侍御不遇》

—— 唐・韦应物

九日驱驰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
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

释义

大唐官员韦应物,忙碌九日才迎来一日闲暇时光,满心欢喜、满怀期待地前往拜访友人王侍御,没成想友人不在家,只得怅然空返。

失落之余,却被眼前友人居所的景象深深触动:门前一道澄澈的寒流潺潺而过,背后是漫山遍野的皑皑白雪。这般清冷雅致的景致,恰似一阵凉风拂过心头,刹那间荡涤了尘世纷扰,让人心神澄澈,诗兴随之涌起。

白雪、寒流与山居相互映衬,勾勒出超凡脱俗的画面,自带诗意与禅意,仿若天地间藏着无尽的诗篇,赋予雪灵动诗意之美,引得诗人情思缱绻,也让后人领略到雪与诗碰撞的奇妙火花。

咏雪最好的诗词8首,唯美了整个冬天

最孤傲的雪:

《采桑子・塞上咏雪花》

—— 清・纳兰性德

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
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谢娘别后谁能惜,飘泊天涯。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

释义

清朝词人纳兰性德,开篇直言并非只因贪恋雪花轻盈曼妙的模样才对其钟情,它偏爱栖身寒冷之地,在清冷孤寂当中尽显风姿,与众不同。

雪花不像那些象征富贵的娇花艳朵,迎合世俗喜好、贪恋温室;它自有风骨,别具根芽,遗世独立。下阕情绪愈发浓烈深沉,自谢道韫妙笔夸赞雪花后,鲜有人能真正懂得、怜惜这雪花,它只能漂泊天涯,无人问津。

寒夜月光下,伴着悲凉笳声,在万里西风裹挟中,于瀚海沙原肆意飞舞,孤标傲世。词人借雪抒怀,尽显雪的孤傲品性,也暗合自己清高孤绝、不流于世俗的心绪。

咏雪最好的诗词8首,唯美了整个冬天

最活泼俏皮的雪:

《春雪》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释义:

新年伊始,人们满心期许春日繁花盛放、姹紫嫣红的景致,可直至眼下,期盼中的芬芳花朵仍不见踪迹,大地迟迟未能褪去冬日的萧瑟,难觅芳华,不免叫人有些失落。到了二月,春日的气息总算悄然萌动,惊喜地瞧见嫩绿草芽,冲破冻土,怯生生地冒出头来,带来一丝春回大地的希望。

后两句堪称神来之笔,诗人突发奇想,运用拟人手法赋予白雪鲜活的情感与灵动的动作。白雪好似通了人性,同样急切盼望着春天,还嗔怪春色来得太迟,耐不住性子,俏皮地穿梭于庭院的树木间,摇身一变,化作纷纷扬扬的飞花。

这般描写让本是寻常的春雪,瞬间拥有了生命力与趣味性,把春雪的活泼、灵动、急切之态展现得淋漓尽致,也侧面烘托出诗人盼春的焦灼与对春雪意外降临的欣喜。

整首诗短短四句,先写盼春无果的失落,再借春雪的 “反常” 之举,营造出新奇、活泼的氛围,将诗人细腻的情思融入字里行间,尽显韩愈作诗的精妙构思与别具匠心。

咏雪最好的诗词8首,唯美了整个冬天

最雄浑壮阔的雪:

《沁园春・雪》

—— 近代・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释义:

上阕开篇,“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词人以宏大豪迈的笔触,勾勒出北国冬日的壮丽雪景。放眼望去,广袤无垠的北方大地被冰雪严严实实地封冻起来,漫天飞雪纷纷扬扬,铺天盖地,营造出雄浑壮阔、浩渺无边的意境,尽显冰雪世界的磅礴气势。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此处的 “望” 字统领下文,目光沿着长城一路延展,内外尽是白茫茫一片,往日巍峨蜿蜒的长城,此刻隐匿于茫茫白雪之中;再看黄河,这条孕育华夏文明的母亲河,因严寒冰封,上下游瞬间没了往日滔滔不绝的汹涌水势,变得寂静无声,凸显雪势之浩大与气候之严寒。

咏雪最好的诗词8首,唯美了整个冬天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巧用比喻与拟人的手法,将覆盖积雪的山峦比作舞动的银色长蛇,连绵起伏,灵动鲜活;把起伏的高原丘陵形容成奔驰的白蜡大象,雄浑矫健。它们仿佛被赋予生命,有着不甘示弱的劲头,要与老天爷比比高低,尽显雪后山川的豪迈气魄与蓬勃活力,让静态的山川雪景灵动起来。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笔锋一转,畅想雪后放晴的景象:红日映照,洁白的积雪与绚烂的日光相互交融,大地仿佛披上艳丽的红装,裹上素白的披风,娇艳妩媚,美不胜收,凸显雪天与晴天不同景致的奇幻变换。

下阕,“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由景及人,承上启下,感慨祖国山河壮丽秀美,这般迷人景致引得古往今来诸多英雄豪杰竞相倾心折服,为其拼搏奋斗,奠定豪迈议论的基调。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提及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这些声名赫赫的帝王,虽功绩斐然,开疆拓土、稳固江山,却稍欠文学才情与儒雅风度,于诗词文采方面略有不足,评价客观且不落窠臼。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说到成吉思汗这位 “天之骄子”,肯定其军事上的雄才大略与赫赫战功,不过也指出他偏重工事征伐,文化涵养与治国理政的文韬稍显欠缺。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词意升华到高潮,过往的英雄豪杰皆成历史,而真正能够主宰时代、引领风骚的杰出人物,还得看当下。彰显出无产阶级革命者的豪迈自信与壮志豪情,饱含对新时代英雄群体的赞美与期许。

整首词意境雄浑壮阔,既有对北国雪景出神入化的描摹,借景抒情;又融入对历史人物的评点,以史论今,最终落脚于对当代革命者的歌颂与展望,尽显豪迈气概与高远格局。

原创文章,作者:大海,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qzw.net.cn/zuowensucai/78498.html

(0)
上一篇 2025年3月18日 09:20
下一篇 2025年3月18日 09:2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