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水节的传说,云南泼水节的来历?

泼水节是傣族人民最盛大、最热闹的传统节日,也是傣历新年,相当于公历四月中旬。它是为纪念“目连尊者”而举行的宗教仪式。人们认为,“目连”是佛祖释迦牟尼的弟子,为了帮助受苦受难的百姓摆脱苦难,他把自己的灵魂从恶道中解救出来,并将自己的灵魂放入人间,以拯救众生。“目连”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就用水来洗脸、洗手、洗脚、漱口等。人们认为用这种方式洗脸,可以清除罪恶、消除疾病和厄运。因此每到节日来临之际,傣族人民都要举行泼水活动来庆祝,以此来表达对佛祖的敬重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泼水节在傣族人民心目中具有特殊的意义。

泼水节的传说,云南泼水节的来历?

一、起源

泼水节的起源传说很多,流传最广的是傣族神话传说。相传,在很久以前,在一个遥远的地方,有一个美丽的民族——傣族,他们过着幸福、富裕的生活。在他们中间有一位勇敢、善良、勤劳的青年叫做“目连”。有一天,“目连”和他的哥哥做完了自己分内的事情,正准备去打水,忽然发现河边有一个受伤的老太婆正在哀哀地哭泣。“目连”看到这可怜的老太婆,心里非常难受。他对老太婆说:“你不要哭了,我会帮助你的。”

说完便脱下自己身上穿着的衣服,披在老太婆身上,背起她向河边走去。来到河边以后,目连叫哥哥不要往前走了,因为河水太深了。哥哥不听劝告继续往前走,结果掉进了河里。“目连”见老太婆非常可怜,就脱下自己身上穿着的衣服递给老太婆说:“这衣服送给你吧!”然后对哥哥说:“你赶紧回去告诉你的父亲、母亲和乡亲们来救你吧!”老太婆接过衣服说:“谢谢!我会尽快告诉大家的。”

等她回到家以后,她告诉父亲说:“我今天在河边救了一个人。他非常感谢我,为了报答我,让我穿上他的衣服。今天他用这件衣服做了一把伞送给我。”说完话,她把伞递给哥哥说:“这就是你今天打水用的那把伞吗?这可是你从河里救出来的人送给你的呢!”

当天晚上,傣族人民都到河边洗了澡、洗了脚、洗了脸,然后纷纷拿出早就准备好的水盆、水桶往河里装满水。人们相互泼水祝福、欢乐地度过了这美好时光。

此后每年到泼水节这天人们都要互相泼水祝福,表示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未来的祝福。

泼水节的传说,云南泼水节的来历?

1.传说

还有一种说法,是起源于古代印度的佛教。有一年,佛陀到各地讲经说法,他来到了一个叫做迦叶波的地方,人们都非常尊敬佛陀。但是迦叶波有个坏习惯,那就是喜欢吸人鲜血。佛陀为了惩罚这个坏习惯,就故意让自己变成了一条毒蛇。后来佛陀将迦叶波变成了一只猴子,在他的身上绑上了钢索,然后让它去抓人来吸血。迦叶波来到一个叫做舍卫城的地方,那里的人们非常同情它的遭遇,就将它放了下来。但是在当天晚上,舍卫城里的一个叫做“阿南”的人就偷偷地把迦叶波抓住了。迦叶波被抓以后,舍卫城的人非常伤心,他们都为迦叶波求情。舍卫城的国王说:“如果我想办法将阿南放出来的话,那我就可以封你为大将军。”舍卫城国王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迦叶波为自己卖命。

迦叶波知道自己被抓以后就和国王说:“国王陛下您要封我为大将军的话那我就去死吧!”于是迦叶波就开始吸人血,一开始只是一个人吸了血以后变得非常强大。后来有一个叫做“目连”的青年因为在一次救老太婆中被河水淹死了以后,变成了一条巨龙,他就找机会用龙吐出来的水来给“阿南”吸血。

2.来源

泼水节起源于傣历(即公历)的六、七月,到九、十月份时,正是傣族的”泼水节”。这个节日是为纪念古代英雄目连救母的事迹而设。古代,傣历六月的第一个”泼水节”是庆祝丰收的节日,也是为纪念祖先的节日。

西双版纳傣历六月第二个”泼水节”,又称”小月”或”圣月”,这天也是傣历新年。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西双版纳、思茅、普洱、德宏、临沧等地的傣历六月中旬。在这期间,傣族人民要进行一次隆重的宗教活动,叫做“过小月”,又称“做小月”。据说这一天是释迦牟尼出生和成道之日,因而傣族人民对此非常重视。人们认为这天是吉祥幸福的日子,也是希望能得到佛祖保佑而去除灾难和疾病的日子。

节日这天清晨,人们把一把把水盆或水桶盛满清水,在各自村寨里各选一个较大的水缸或水池,盛满水后在上面放一个大竹筒或木筒做的水瓢。人们身着盛装到河边沐浴更衣(传说泼水节当天人们不能洗澡)后,便结伴到河边或水池中向水中泼洒清水、净身。然后便互相泼水祝福,祝新年吉祥、幸福。有的地区在泼水时还请有经验的老人唱吉祥歌、说吉祥话。

泼水节最早是佛教活动,后来成为傣族人民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在这期间,傣族人民要进行多种宗教活动:举行隆重的迎佛节、纪念佛祖释迦牟尼诞生、祭龙、祭神等宗教仪式;也有对歌、跳舞、赛龙舟等文娱活动;同时还举行盛大的“目连戏”。节日期间要举行隆重的泼水大会和节日庆典活动。在泼水时还要进行歌舞比赛,并请来乐师吹奏乐器助兴。人们在欢庆节日时也互相赠送礼品以示友好。

泼水节期间除了上述宗教仪式外,还要进行舞龙、舞狮等各种文体娱乐活动以及其他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活动。泼水节在傣族地区历史悠久,影响很大。如今已经成为傣族人民盛大的传统节日之一,傣族人民通过泼水节来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祝福。

3.起源

泼水节起源于印度佛教传入中缅边境地区,泼水节是以佛教为主题的民间节日。相传,有一天,释迦牟尼的弟子目连看见一个老奶奶在河边哭泣,便前去劝慰。后来目连为了报答老奶奶的救命之恩,就把自己身上穿着的衣服披在老奶奶身上,背起老奶奶向河边走去。目连很伤心,就在河边为死去的哥哥做了一把伞。晚上,父亲和乡亲们都去河边洗脚、洗脸、洗澡。大家互相泼水祝福,互相祝愿平安。从此每年到泼水节这一天,傣族人民都会到河边沐浴,洗去烦恼和罪孽。

此外还有说法是源于古代傣族部落首领的传说故事;也有人说是源于古代傣族先民的原始宗教信仰;还有人说是源于古代傣族先民的生殖崇拜崇拜习俗等。

传说是释迦牟尼涅盘日的一个纪念活动。

二、节日的由来

泼水节是傣族的传统节日,也是傣族人民最为隆重的节日之一。它的由来有许多种说法,但最为普遍的说法是:因为“目连”是佛祖释迦牟尼的弟子,他为了拯救人间苦难,牺牲自己的灵魂变成了一位护法神。佛教徒为了纪念他,就在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六日这一天举行庆祝活动。因为傣历元旦即农历新年就在公历的四月中旬,因此傣历新年也被称为“泼水节”。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护法神,傣家人便在每年“泼水节”这天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

傣族人民认为,在泼水节这一天泼出去的水是不会白白地流走了,而是会变成吉祥、幸福和好运之水。因此,傣族人民都很注重这一天对佛祖的纪念活动。在这一天里,人们要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把水从房顶上泼下去。有的地方还在路上、水井里等处也都泼得到处都是水,到处都是欢乐和幸福。

泼水节的传说,云南泼水节的来历?

1.佛教传说

据佛教传说,释迦牟尼是释迦族的王子,他是佛的弟子,曾经在菩提树下打坐了七七四十九天,终于领悟了人生的真谛。为了拯救人间的苦难,他便毅然地走出王宫,来到人间去普度众生。

有一次,他在经历了千辛万苦之后终于来到了一座名叫“鹿野苑”的寺院。但是由于释迦牟尼长时间地坐在那里打坐,他的双腿已经麻木了。由于人们的阻止,释迦牟尼没有办法再继续打坐了。

释迦牟尼对前来阻止他的人们说:“我是为了拯救你们才来到人间的,如果不是我在那里打坐,你们也不会有今天的幸福生活。现在我可以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好消息是我已经成佛了;坏消息是我已成佛,现在却要受人间一切苦难。这就是我为什么要在这里打坐七七四十九天的原因。”

释迦牟尼说完这些话之后,人们便都向他跪拜起来。释迦牟尼也站起来跟着他们一起向他跪拜。虽然人们都很尊重他,但在这一时刻,他们心中充满了对释迦牟尼的敬畏之情。

于是,释迦牟尼就告诉他们说:“你们应该感谢我,因为我是你们的佛祖释迦牟尼。现在让我们一起向佛祖祈祷吧!”

2.孔雀传说

关于泼水节的由来,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据说很久以前,傣族有一个美丽的姑娘叫帕雅曼。帕雅曼生得漂亮,而且能歌善舞,她一直盼望着能找到一个如意郎君,和他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后来,帕雅曼遇到了一个长得很丑陋的男子,名叫阿那卡。阿那卡喜欢上了帕雅曼,并要她嫁给自己为妻。帕雅曼觉得自己配不上阿那卡,就拒绝了他。

可是,阿那卡却天天到帕雅曼的家来纠缠她。后来,阿那卡来到佛寺里向佛祖求告说:“我愿用自己的漂亮容貌换走帕雅曼。”佛祖答应了他的请求。于是,阿那卡便来到佛寺里与帕雅曼成亲了。婚后,他们过得很幸福美满。可是好景不长,当他们的孩子生下来后,阿那卡却变得十分恶毒了。他把帕雅曼骗到家中关起来,又把帕雅曼关在一间只有几尺宽、几丈长的小黑屋里去抚养孩子。帕雅曼天天都被阿那卡虐待着、折磨着,可是她始终没有说出事情的真相。

有一天,阿那卡突然从小黑屋里跑了出来。他对帕雅曼说:“你让我离开这里吧!我一定会把你的儿子养大成人的。”说完后,就对帕雅曼说:“我会变成人了,你就让我离开这里吧!”说完后便变成了一只美丽的孔雀飞走了。帕雅曼知道阿那卡变成人了后非常高兴,于是便把它放出来和自己一起生活了。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善良、勤劳而又美丽的姑娘,就在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六日这一天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以表示对帕雅曼的怀念之情。

3.龙的传说

据说很久以前,一条善良的小龙去给一个生病的孩子治病。当他来到人间时,看到一片荒凉、贫穷的景象,便决心去寻找可以医治人们疾病的灵丹妙药。在寻找之时,小龙遇到了一个仙女。这个仙女就是傣族传说中的“龙女”。她从小龙手中接过了一根拐杖,并对他说:“你用这根拐杖去寻找幸福吧!寻找到以后,就会得到幸福。”

小龙半信半疑地用这根拐杖去寻找幸福,结果他发现了人间的美丽与富饶。于是他就带着仙女回到了天宫,向玉皇大帝报告了人间的情况。玉皇大帝听后非常高兴,他立即派人把小龙请到天庭来做客,并赐给他“幸福之神”的称号。小龙后来为了救人民于苦难之中,就变成了现在的样子——一条浑身洁白、长着金黄色长毛、尾巴呈三角形的大龙。从此,傣族人民每年都要举行隆重的泼水节庆祝活动。

4.其他说法

其他说法还有“舍巴瓦”说,意思是“六年一次的水”。相传,这是因为傣家人最初只有六年一次的水,后来为了纪念佛祖释迦牟尼,就将一年中的第一个水称为“舍巴瓦”,把第二个水称为“六年一次的水”。在这六年中,人们会在这一天里举办各种活动,互相泼水。由于人们一直认为只有这一天才有“舍巴瓦”,所以这个节日也就被称为“六年一次的水”。

还有一个说法是,泼水是傣家人迎接新年的一种方式。传说很久以前,有一个凶恶的魔王统治着整个傣家寨,他要求人们每年要给他送许多金银财宝来作为祭品。为了迎接新年的到来,人们想了许多办法,但都没有取得成功。后来一个年轻的姑娘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人们在这一天泼水祈福的机会。于是大家纷纷把自己家最好的东西拿出来泼给魔王,魔王被这些礼物弄得又气又怒,就把姑娘杀死了。

三、节日的具体日期

泼水节一般从每年的4月中旬开始,持续到5月。节日里,傣族人民要举行隆重的迎佛节,用最好的食物、最美的服装和最好的祝福迎接新的一年。

泼水节有两个“拉”,一个是“大拉子”,另一个是“小拉子”。泼水节期间,傣族群众互相泼水、洗脸、洗脚、互相祝福,气氛十分热闹。他们把这一天作为“欢乐日”和“和平日”,大家穿上新衣服,聚在一起喝酒、唱歌、跳舞。泼水节也是傣历新年中最热闹、最隆重的节日。每年从3月21日到4月23日为“小泼水节”,从4月24日到5月3日为“大泼水节”。

而在泼水节中最热闹的日子就是4月21日了,这天人们要去佛寺洗澡、洗衣服,到寺院里参加“堆沙”活动。

1.傣族的泼水节

傣族的泼水节也称“关龙节”,傣语称“关龙”。傣族群众过泼水节,不分男女、老幼,都喜欢穿上节日的盛装,带上各自心爱的小礼物,外出游玩,互相泼水、祝福,庆祝欢乐的节日。泼水节期间,傣族群众主要从事三项活动:一是“赶摆”,二是“拜佛”,三是“泼水”。“赶摆”就是人们聚集在一起赶制佛衣。佛衣制作完毕后,要在佛前摆上十天半月才举行“赶摆”仪式。届时傣族群众都要穿上新衣服和新鞋。然后到佛寺拜祭,并邀请自己的亲朋好友来参加。泼水就是人们用自己的双手从水盆里捧水往对方身上泼去,以示祝福。

2.泰国的泼水节

泰国的泼水节是从4月12日开始,为期一周左右。节日期间,全国放假。人们在节日里尽情欢乐,互相泼水嬉戏,互致问候。在节日里,人们还可以到佛寺去参观和参加各种活动。

泼水节的名称来源于泰国的国名“暹罗”,它的意思是“光明之水”,意味着光明、青春、活力和健康。泼水节的第一天被认为是最神圣的一天。这天早晨,人们都要穿上崭新的衣服,到寺庙里去参加浴佛仪式。

在泼水的时候,人们都要用自己最好的水来互相泼洒,代表着祝福和吉祥。泰国人认为用自己最好的水来泼别人代表着吉祥和幸福,所以人们都很乐意接受别人用自己的水来泼自己。

四、节日的主要活动

泼水节的主要活动有:泼水节期间,傣家妇女会穿上盛装,带上各种水具,到佛寺洗脸、洗手,然后到水井边打水、洗衣服。她们还会带上许多花瓣和树叶,用来装扮自己,并互相泼水取乐。在一些村寨里,泼水节当天的早晨还会有许多姑娘们为路过的行人送上一束鲜花。妇女们还会用花瓣在自己身上洒水,以求吉祥、健康、幸福。

傣族青年男女会在泼水节这一天相约到郊外游玩。他们有的一起跳舞,有的一起唱歌、游戏。在热闹的气氛中相互泼水、祝福,互赠礼物。他们还会手牵手一起到河边沐浴,互相泼水嬉戏。

如果遇到旱季,泼水节期间的第一天往往是“望日”。这时天气晴朗,阳光明媚,微风轻拂。在此期间举行的“望日”活动也非常热闹,人们身着盛装来到佛寺中拜佛求子、许愿求雨。

在泼水节期间,人们还会到各村寨进行一些娱乐活动和比赛:比如打陀螺、踢毽子、跳绳、踢毽子等。在泼水节这一天还会有“斗鸡”比赛,参加比赛的双方要穿上专门为斗鸡准备的衣服和鞋子,先进行比赛的一方获胜。还有就是“丢包”比赛了:参赛选手每人拿一个装有水的大包在起点处集中后便可出发。跑到终点者获得胜利;不能到达终点者即被淘汰;也有用布把整个身体包起来的、不能移动的淘汰等多种形式。

泼水节的传说,云南泼水节的来历?

1.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

陇川县位于云南省西南边陲,是一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陇川县境内有傣泰、缅越、景颇、阿昌、德昂、怒等民族,其中傣族人口最多,占全县人口的78.75%。陇川是全国有名的“花腰傣”聚居区,素有“歌舞之乡”的美称。

陇川傣历十月为传统的泼水节,这是傣家人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也是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一年一度的重大节日。这天,村寨里处处张灯结彩,男女老少穿着盛装,有的唱着歌,有的跳起了舞。泼水节的早晨,人们纷纷来到佛寺和曼波(跳竹节)。寺庙里点起了长明灯。人们从四面八方汇集到这里,跳起了欢快的舞蹈。这时佛寺中响起了经声,喇嘛们手持佛经,站在门口迎接人们进寺。人们进寺后便各自脱帽穿上节日的盛装,到佛寺里参加“洗脸”、“洗身”等活动。傣族有句谚语说:“好女不洗脚,好男不穿衫”。因此,泼水节上男人们都把鞋脱下来给女人洗脚。

泼水节这一天还要举行斗鹌鹑、斗鸡等比赛活动。节日的这一天是青年男女相互追求和谈情说爱的大好时机。

2.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的泼水节活动比较具有代表性。泼水节在每年的4月初举行,持续5天,到4月中旬结束。

勐腊县城里的泼水节气氛浓郁,傣族民居挂满了五彩的葫芦,街道两旁是五彩缤纷的鲜花和五颜六色的气球,还有小孩子们吹着口哨、唱着歌跳着舞。

县城里的街道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人们穿着节日的盛装,有的在打陀螺,有的在玩耍。傣族居民也会从家里拿出几条干净的毛巾和两个小盆来互相泼水玩耍。

傣族居民喜欢穿蓝色或白色的衣服,也有穿黄色、绿色、红色等颜色衣服的。傣族居民用水很有讲究,他们一般都用葫芦装上水来洗脸或洗手,然后到井边打水,然后喝上几口井里的水。

在泼水节当天晚上,傣族居民要到佛寺里举行“跳神”仪式。佛寺中供有佛像和经书等物,信徒们穿着节日盛装来到佛前,点上蜡烛、点燃香、捧上茶水、念诵经文。然后在佛座上盘腿而坐,由两名年轻男子为其挂上经书和佛像。在僧人诵经时,信徒们便用木盆端来清水浇在僧人头上以示尊敬。这时僧人们双手合十,念诵经文时还会用手轻拍僧人头顶。在佛祖面前敬过水后,信徒们便将事先准备好的哈达和供品等供品摆在佛像前供奉起来。

当活动结束时,信徒们便开始“跳神”。人们穿着节日的盛装、戴着美丽的花帽、拿着刀枪棍棒等武器到佛寺里互相泼水取乐。

傣族居民在泼水节期间还有一个重要活动是“斗鸡”比赛。这是由一支男子队伍与两支女子队伍进行比赛:男子队伍先将自己装扮成雄鸡模样,然后由一名女子打扮成母鸡模样与雄鸡比试比试;最后由一名男子扮成母鸡模样与两名女子比试比试。

3.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县

农历四月中旬是怒江州泸水县傈僳族、怒族群众的传统节日——“木古节”,也称“木姐节”,是他们对火把节的一种延续和传承。

泼水节是泸水傈僳族群众最为隆重、最为盛大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四月中旬,怒江州泸水县境内的各民族群众都要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他们载歌载舞,相互祝福,互赠礼品。泼水节是一项群众性的传统体育活动,是怒江州怒族、怒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出来的一项传统体育活动。据有关史料记载,“木古节”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山海经》《史记》等均有记载。从清朝乾隆年间起,每年农历四月中旬,怒江沿岸一带的傈僳族、怒族群众便以划龙舟形式庆祝“木古节”。到了明朝末年,随着明朝的灭亡和清朝统治的建立,“木古节”逐渐演变为怒江州怒族群众庆祝丰收、祈祷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安居乐业的传统节日。

泸水傈僳族群众把泼水节当作自己最重要的节日之一。每年农历四月中旬第一个星期是傈僳族群众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木古节”。泼水节期间,各民族群众都要举行各种娱乐活动和体育比赛。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木古赛”。比赛项目有:打陀螺、踢毽子、跳绳、打陀螺等。“木古赛”是傈僳族群众在泼水节期间进行传统体育活动和娱乐活动最主要的方式,它既是傈僳族群众相互交流和锻炼身体的一种形式,也是娱乐活动中最具代表性和趣味性的项目之一。在举行比赛之前,傈僳族群众要在场地上进行踩踏和摔跤等练习活动,以增强彼此之间的友谊和信任。

五、节日习俗

每年公历四月中旬,傣族人民都要举行盛大的泼水节,这是他们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他们最快乐的节日。

节日前一日,傣族家庭都要做糯米饭放在竹筒里,到了泼水节那天,大家就一起来到佛寺。这时,佛寺门口都要用一些水和彩色纸屑打扫得干干净净。接着人们穿着新衣服,带着水桶、脸盆、小水桶等用具到河边去打水。打来的水要装在一只大桶里,泼到别人身上时才能用。这时,人们就兴高采烈地围着桶边跳边泼水,一边唱着欢快的歌曲。谁也不肯落后,不愿让对方占去上风。有的家庭还请来唢呐和乐队,吹吹打打地来到河边为大家演奏。这时大家围成一圈,一边听音乐一边泼水。人们用小桶盛满了水向对方身上泼去,然后彼此欢笑着跑开了。人们尽情地嬉笑打闹,在这欢乐的海洋里尽情享受着美好时光。

原创文章,作者:大海,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qzw.net.cn/zuowensucai/87150.html

(0)
上一篇 2024年3月28日 14:44
下一篇 2024年3月28日 14:5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