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地传观后感,一个最接近神的男人

甘地,被称为圣雄,又被一些人亲切地称为“巴布”,意为父亲,英国的丘吉尔形容他是半裸的苦行者,这位传奇的人物从未担当国家的任何官职,却被尊为印度的国父,被认为是近神的人。观看这部影片,我不仅能深切地感受他那非暴力不合作的思想,也能看到他在印度独立过程中作出的巨大贡献。影片从甘地被刺杀开始倒叙。1893年印度还处于英国殖民统治之下,年轻的律师甘地在南非旅行时,被火车上的英国人认出是印度阿三。尽管甘地据理力争,但最终还是被残忍地扔下了火车。从此甘地亲眼目睹了其同胞所受的种种欺辱,决心为维护同胞的权利而斗争到底。

首先,他和当地同为印度人的商人决定先要反抗不公平的法律。于是他们开始了烧毁大英帝国发放的通行证。在第一次的演讲活动中,甘地就确定了他一生的运动方式“非暴力不合作”。尽管在烧通行证的时候,甘地遭到了毒打,但他仍然不停地将通行证放进烈火中。甘地的“非暴力”斗争主要用来对抗不合理的社会法律制度。他在南非带头烧毁良民证,拒绝打指纹,在印度公然对抗英政府的食盐公卖私自制私盐。在三八朗地区被捕后,被法庭喝令离开三八朗,甘地不自辩,不服从,直言自己是知法犯法,甘愿坐牢。后来在冲击达拉撒纳食盐厂行动中,他的追随者们一排一排走上前直面守卫警察的大棒,一个个被打得头破血流滚下田埂。一排倒下了,妇女接应包扎,下一排再义无反顾的冲上去,毫不反抗,悲壮的迎接着血的洗礼。

甘地传观后感,一个最接近神的男人

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理念好像就是用自我牺牲的行动反衬统治者压迫者的残暴丑陋,用高尚对比卑贱,让对方自行醒悟从而幡然悔改。这在世界许多其他国家的人民看来是极为荒诞的,是不可思议的,在同为亚洲的我国也是无法理解的。从电影的描述中分析,这种与人的本能反应完全逆向的斗争方法之所以能起作用,其实主要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媒体的自由报道;二是英国政府要面子。面对这样一个崇尚“文明”讲道理的政府,你若比他还文明,还人道,且被宣扬得全世界皆知,搞得他下不了台,那斗争的目的便达到了。这或许也是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能够成功的重要原因。但当问到,面对纳粹政府之类的集权专政,“非暴力不合作”也是最好的斗争方法吗?甘地的回答是贯穿全片的名言:“当我绝望时,我会想起,在历史上只有真理和爱能得胜。历史上有很多暴君和凶手,在短期内或许是所向无敌的,但他们终究总会失败,好好想一想,永远都是这样。”

以前对甘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不了解的时候,我表示很不理解,觉得这真是脑残行为,认为很愚蠢,可能与我常接受的枪杆子里出政权思想等有关。但我的这种想法,在看到影片中甘地第二次绝食的时候发生了改变,这次是印度和巴基斯坦各自建立了国家,分别代表着印度教和穆斯林的利益,甘地的关于无论教派、信仰的人们都是兄弟的想法破灭了。在印巴边界,是浩浩荡荡相向而行的人群,人们背井离乡,分别到各自的教派国家寻找庇护,他们痛苦地遭遇转化为彼此的愤恨,各地爆发了严重的宗教仇杀,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互相指责对方是杀害自己亲人的凶手,冲突逐渐升级,南亚各地相继爆发了暴乱,大批教徒在骚乱中被杀。甘地要求时任印度总理的尼赫鲁制止骚乱,但无济于事,他毅然搬进了骚乱最为严重的加尔各答市,住进了一家穆斯林人家中,开始了绝食。可是一些头脑过热的印度教徒已经难以理解他们的圣雄此举的良苦用心了,他们认为甘地是在帮助穆斯林对付印度教徒,一些极端的人甚至高喊“甘地滚出加尔各大”“杀死甘地”,甘地毫无惧色,绝食在一天天的持续着,他的健康迅速的恶化,这一次,甘地坚定的表示,只要各地不停止这种兄弟相互残杀的事情,他便绝食直到死亡。虚弱的甘地坚持这他的思想,尽自己最后一份气力来换取南亚的和谐安宁,加尔各大的曾经愤怒的人们听到了甘地因为他们的仇恨而奄奄一息的消息,纷纷放下了刀剑,来到甘地的住处表达悔意,也有人并不能理解甘地的做法,但无法拒绝他们最为尊敬的“巴布”为他们做出的牺牲。电影中,一个满眼怒火的印度教徒冲上甘地躺着的屋顶平台,将一张饼狠狠地扔在甘地身上,对他喊道:“吃吧,吃,我就要下地狱了,可也不想背负杀你的罪名!他们杀了我的儿子,而我将一个穆斯林小男孩摔死在墙上”,甘地用微弱地声音对他说:“我知道不入地狱的方法,找一个父母都死了的一样高的穆斯林小男孩,好好把他抚养大,而且要将他教导成穆斯林”,这个曾经因为仇恨而迷失的印度教徒,听到这儿,满眼泪水,跪在甘地的榻前亲吻甘地的脚,就这样圣雄再一次用他的顽固感化了数亿民众,人们纷纷从无谓的仇恨中清醒过来,刚刚摆脱殖民命运的印巴两国因为圣雄而免于陷入无休的仇杀暴乱。

甘地传观后感,一个最接近神的男人

我不得不重新认识先前觉得不可理解的甘地的非暴力思想,历史上有很多暴君和凶手,一段时间内他们似乎是不可战胜的,但终究难逃失败。认真想想这些,永远都是这样的。其实所谓的非暴力,也就是和谐,我希望这会是人类的最终归宿。

原创文章,作者:大海,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qzw.net.cn/ticaizuowen/35131.html

(0)
上一篇 2023年1月16日 11:23
下一篇 2023年1月16日 11:29

相关推荐

  • 幸福来敲门观后感(惟黑暗之沉重,显光明之盛大)

    今天有幸用了两个小时的时间看了上映于2006年,由奥斯卡影帝威尔史密斯主演励志高分佳作《当幸福来敲门》这部电影,影片中把一个濒临破产中年男人的心酸、无奈、委屈表现的淋漓尽致,同时又…

    2023年1月10日
  • 建国大业观后感800字左右大学生心得体会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乡镇党委组织在大会议室集中观看了电影《建国大业》,还记得之前在看纪录片的时候,看阅兵式的激动,感动,敬畏之情,看到这部电影时,久违的爱国热情也开始躁动起来,一…

    体裁作文 2022年10月22日
  • 繁星春水读后感(精选3篇)

    冰心的《繁星·春水》读后感1    生活中,幸运娃娃无处不在——多彩缤纷的小学,遇到一位优秀的老师,是幸运的;交到一位知心的好朋友,是幸运的;读到一本好书,更是幸运的。翻开《繁星·…

    体裁作文 2023年1月31日
  • 新员工试用期工作总结

    转眼之间,三个月的试用期就要过去,回首展望,虽没有轰轰烈烈的战果,但也算经历了一段不平凡的考验和磨砺。一下是 我对三个月来的工作总结: 一、费用成本、客户往来方面的管理 1、规范了…

    体裁作文 2023年3月7日
  • 信仰观后感(信仰是一个民族振兴的支撑)

    什么是信仰?信仰的原始意义指的是天地信仰和祖先信仰,是人类初期对自然界和祖先的崇拜。现在我们处于一个生活日趋复杂的时代,在每天的忙碌和奔波之中,很少去想想自己是为什么而活着,于是缺…

    体裁作文 2023年1月10日
  • 暗恋桃花源观后感(愿你找到自己心中的桃花源)

    “你是清空的流云、你是子夜的流星……”江滨柳对云之凡深情地唱着。 这是《暗恋桃花源》的第一幕。 1986年《暗恋桃花源》在台湾首演,轰动一时,赖声川也因此部作品获得了多项国际奖。那…

    2023年1月13日
  • 社会实践心得体会(精选范文5篇)

    外出社会实践心得1 这个暑假本来想回老家的,后来我爸爸打电话跟我说家里也没有什么事,你可以自己去找份工作,买点衣服。我想也是,在家还要花钱,还不如自己挣自己用。既不用花父母的钱,又…

    体裁作文 2023年2月18日
  •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800字大学生读书心得感悟

    读这本《被讨厌的勇气》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也让我在书中遇到了未知的自己。 这整本书里面,是一个哲人和一个青年之间,慢慢寻找规律的过程。他用了五个晚上的时间一起去讨论规律是什么?我是…

    2022年4月23日
  • 个人工作总结(办公室2022年度个人工作总结)

    办公室2022年度个人工作总结 一年来,在公司董事会的领导下,在办公室全体成员的帮助支持下,我紧紧围绕办公室的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岗位职能,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较好地完成…

    2023年2月17日
  • 火叻小说狼人杀:请开始你的表演主要内容简介和读后感

    不知道今天还有多少人知道狼人杀这个推理类趣味桌游; 不知道今天还有多少人还会玩狼人杀这个古老的游戏。 狼人杀,是一款多人参与的、以语言描述推动的、较量口才和分析判断能力的策略类桌面…

    2021年12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