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伦凯勒的故事,激励人走出黑暗的作家

古人常说:“读书明理”,意思是读书有没有用,完全看有没有明白其中的道理。

读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当你对生活持什么样的态度,生活就会回报给你什么样的状态。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对待身边的人和事,用爱和希望以及感恩的心去拥抱生活,珍惜生命中拥有的一切,生活定会还你别样精彩。

这本书讲述了一位又聋又哑的盲人女性,凭借自己惊人的努力和改变苦难命运的毅力,在黑暗寂静的世界里让生活变得丰富多彩,用自身的经历和平凡的故事震撼着全世界,她就是海伦·凯勒。让我们一起来走进她的人生故事。

海伦凯勒的故事,激励人走出黑暗的作家

海伦·凯勒,1880年出生于美国一个军官家庭。在她1岁多时突患恶疾,把视力和听力都夺走了,她只能靠手触摸来感知外界。随着她慢慢地长大,她多么渴望与人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啊,于是开始尝试做一些简单的动作来表达,渐渐的学会了生活中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但她发现了自己与别人的不一样,别人都是用嘴巴交流而自己却用手比划,她努力拉缩嘴唇尝试说话都没有成功,她变得愤怒,脾气暴躁,经常踢伤保姆,不开心就不顾一切的疯狂乱打,一副要与人开战的架势。

她将围裙溅湿放到炉子上烤,着火烧伤了手,烧坏了头发;因对钥匙的好奇她将母亲锁在了储藏室里;她还差点将年幼的妹妹从摇篮里摇下来摔伤。但当时的她又聋又盲,双重感官的隔绝让她无法懂得亲情的力量和情感。

海伦凯勒的故事,激励人走出黑暗的作家

6岁时,父亲给海伦请来了一位启蒙老师——安妮·莎莉文老师,从此她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们相处融洽,莎莉文老师送他一个洋娃娃,然后拉住她的手一笔一画地在手心写上“玩偶”这个词,好奇的海伦也学着在老师手上画。

一次,莎莉文老师在她手心写上“水”字,但她总是把“杯”和“水”混为一谈很不耐烦。莎莉文老师带着她来到水井旁边,拉着她的手放在水管口下,清凉的水从手心划过,接着老师又在她手心写下“水”字,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

海伦凯勒的故事,激励人走出黑暗的作家

海伦忽然从中感受到了文字的奇妙,就像开启了一扇自由般灵魂的大门和心灵的视觉。她通过这些方法学会了拼写不同的名词和简单动作,明白了世界上所有的物体都有属于自己的名字。

她开始渴望学习更多的知识,锲而不舍的探究各种事物,莎莉文老师也使用很多方法尽其所能的教导她。比如利用卡片游戏教她认字,学习阅读,用故事和诗句解释其中的含义。

莎莉文老师对她一直保持着独特的理解力和极大的耐心,为了让她感受到世间万物的美,让她活得更有意义,她无时无刻不在绞尽脑汁想尽办法。

海伦凯勒的故事,激励人走出黑暗的作家

10岁时,莎莉文老师带她去波士顿找萨勒老师教她学说话,尽管非常艰难,她还是做到了。当她回到家喊出爸爸妈妈的名字时,全家人都激动得热泪盈眶。她用:“山岭齐声歌唱,树木拍手欢呼”,来比喻当时的喜悦。

为了提高说话能力她花了许多时间,她用手摸着书,将内容大声读给莎莉文老师听,莎莉文老师在听的同时也不时地为她纠正发音。后来她开始跟艾伦老师学拉丁语,她要花很多时间去研究每一个字和语法,渐渐地已经可以朗读文章和学会用拉丁文单词造句了。

海伦凯勒的故事,激励人走出黑暗的作家

14岁时,海伦到纽约赫马森聋人学校上学,她学会自如的用德语交流,还学会了法语。她从小就立志要去哈佛大学念书,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以特殊方式安排她参加入学考试,她以优异的成绩通过考试,如愿进入了哈佛大学念书。

20岁时,海伦从哈佛大学毕业。毕业后她开始了为盲人服务的社会工作,为促进实施聋盲人教育计划和治疗计划而奔波。41岁时,她成立了美国盲人基金会民间组织,一直为加强基金会的工作而努力着。

在繁忙的工作中她没有放下手中的笔,先后完成了14部著作都产生了世界范围的影响。她的最后一部著作是《老师》,她曾为这本书收集了20年的笔记和信件,可惜在一场火灾中大部分都被烧毁。她没有心灰意冷,痛定思痛,更加坚定了要完成这本书的决心。经过10年之久,海伦终于完成了书稿,这本书是献给安妮·莎莉文老师的一份厚礼。

海伦凯勒的故事,激励人走出黑暗的作家

海伦在担任美国全球盲人基金会国际关系顾问期间访问了35个国家,争取在世界各地兴建盲人学校,并常去医院探望病人,与他们分享自己的经历,以给予他们生存的希望。她还为贫民及黑人争取权益,以及提倡世界和平,为此她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968年,享年88岁的海伦·凯勒去世,她把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教育事业,赢得了全世界人民的尊敬。联合国还曾发起“海伦·凯勒”世界运动,并授予她“总统自由勋章”,被评为世界十大杰出妇女之一,位列美国十大英雄偶像,成为伟大的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聋盲女作家。

海伦凯勒的故事,激励人走出黑暗的作家

海伦·凯勒以一颗独特的生命,一颗勇敢的心,一种顽强的意志力以及实际的行动,给我们这些生来健全的人上了永生难忘的一课。她那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那带有传奇色彩的一生也永远载入史册,她的精神激励着无数行走在黑暗中的人走出了黑暗。

她是一个生活在黑暗中的人,却带给了世人无限的光明。而我们这些健全的人又是怎样去面对黑暗的呢?这不禁让我深深地反思……

其实生活再糟糕,也不妨碍你越来越好,只要你拥有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好地坚定的心。

原创文章,作者:大海,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qzw.net.cn/ticaizuowen/37101.html

(0)
上一篇 2023年2月7日 10:27
下一篇 2023年2月7日 10:34

相关推荐

  • 白银帝国观后感(可学到晋商哲学真谛)

    引子:对典型性、戏剧性、符号性元素的极致追求,导致影片陷于宏大场景下叙事割裂破碎、人物复杂矛盾、主题模糊负载的窘境之中。 电影《白银帝国》改编自作家成一的小说《白银谷》,是女性导演…

    2023年1月14日
  • 师德学习心得体会(精选范文5篇)

      1.师德培训心得体会   我们身为一线的教师则需要通过诵读经典,反思自我重新获得思想。因此,现在的我们应该尽量地做到博览群书,了解古今中外的历史、文化,用经典来帮助自己树立大的…

    体裁作文 2023年2月20日
  • 1921电影观后感,中国历史掀开崭新的一页

    万众瞩目的电影《1921》终于搬上银幕,它使人仿佛一下子置身于100年前那个热血沸腾的年代,遥远的历史触手可及。1921年7月,在民族危亡之际,13位平均年龄仅28岁的有志青年,聚…

    2023年1月9日
  • 北京爱情故事观后感(且行且珍惜)

    都市让汉子改变,让姑娘反叛。“恋爱”在高楼大厦、香车宝马的程度线上,压缩了泛泛人憧憬的空间,盼愿平凡的曾经恋爱,只不外蜃楼海市,遥不行及。姑娘,你是都市的颜色!汉子,你是都市的躯壳…

    2023年1月16日
  • 格列佛游记读后感500字,童话故事里的讽刺与冒险

    《格列佛游记》讲了一位船长在小人国、巨人国、飞鸟国和慧骃国的奇遇,表现了18世纪前半期英国的一些社会矛盾,揭露了批判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和罪恶。 《格列佛游记》利用虚构的情节和幻想、…

    体裁作文 2022年6月22日
  • 我的前半生读后感(无奈而悲情的上半生)

    几十万字的末代皇帝自传《我的前半生》今天读完。颇有所感,书以记之。 随着辛亥革命的枪声,中国几千年封建帝制轰然垮塌,止有五岁的宣统帝爱新觉罗•溥仪退位,使之必然成为历史的悲情人物,…

    2023年2月2日
  • 攀登者观后感(望天无边云作岸,登山绝顶我为峰)

    今天上午,我像往常一样,坐在办公桌前批阅昨天孩子们做的单元测试卷,忽然听到手机里的一条短信提示音,我拿起手机一看,原来是学习强国平台上发过来的消息——电影《攀登者》,我一看这个电影…

    2023年1月10日
  • 地道战观后感作文500字左右精选范文

    国庆节的一个早晨,我在家里观看了电影——《地道战》,从这个电影里我感受到人类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现在我给你们分享一下吧! 在日本人想要打倒我们的危险情况下,我们还可以想出来这样的方…

    体裁作文 2022年4月29日
  • 我喜欢的一本书,路遥的成名作《人生》

    路遥因其小说《平凡的世界》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确立了重要地位,成为激励无数年轻人尤其在逆境中的人们的精神食粮。 我更喜欢路遥的成名作《人生》。 《人生》讲述的是80年代初,农村青年…

    体裁作文 2023年2月3日
  • 草船借箭的故事(白话解说)

    草船借箭的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当时,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曹操准备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就是在孙、刘…

    体裁作文 2023年2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