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传读后感(在音乐的世界里,所向披靡)

贝多芬8岁登台演出成功,被当时的人们称为第二个莫扎特,也如愿他父亲对他的期待。不过他此时受到的音乐教育是凌乱没计划的。17岁左右到维也纳跟从莫扎特、海顿等人学习作曲,莫扎特曾预言:有朝一日贝多芬将震动全世界。由于家庭母亲病故,被拖累,当他第二次去维也纳时,莫扎特已经去世,他与音乐天才莫扎特切磋音乐艺术的机会擦肩而过。

1792年经过海顿的指引再次到音乐之都维也纳深造,艺术上进步飞快。他创作了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如交响曲《英雄》《命运》,《田园交响曲》等等。他集古典音乐的大成,同时开辟了浪漫时期音乐的道路,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一位颇具创造性的作曲家。他与海顿、莫扎特一起被后人称为“维也纳三杰”。他和米开朗基罗、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生都经历了各种艰难坎坷,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根据他们的人生写成了《名人传》。

虽然时空相距非常遥远,但每每听到贝多芬的音乐足能震撼自己低俗的心灵。总是在梦幻自己的将来,那些不切实际的想像,就是一个个五彩的肥皂泡,无论多么华丽,都会在瞬间破灭。而一个人要想把自己扎根在这个世界上,种植在世人的心里,付出是巨大的。就是带要有着沉重的铁链,也要快乐地行走在自己的人生路上勇气。

可以说病痛一直追随着贝多芬,他在短时间的抱怨后是更奋发的精神状态,终于奠定了自己音乐巨人的地位。那不是凭空赠送的荣誉勋章,而是他执着的追求。如果说童年的贝多芬是带着音乐的枷锁在生活,可在他成年后,却是因为坚实的音乐基础在轻松自如在音乐创作的音符里遨游。

贝多芬传读后感(在音乐的世界里,所向披靡)

穿着孤独的鞋子跳舞,不是他希望的生活方式,可为了那份执迷的感情,他宁可在孤独中煎熬自己。他追求一种倔强的完美,在他的音乐创作中,在他对待人生的情感上,都必须近乎完美。所以乐曲在他执拗的眼里谱写出来了,可感情的涟漪却在不停地划开的粼粼波纹中消失。

他的脑子里除了音乐就没有驻扎别的东西。一次,在饭馆吃饭,忘我地把曲子音符写在餐单上,当餐馆老板给他端来饭菜时,他匆忙拿起菜单就走,并告诉老板自己吃过饭了。在路上,在自己龌龊的房间里,他随时把自己的创作灵感捕捉出来,跃然纸上。他的音乐天赋就像是深藏在海洋中的峡谷里,又像是个神秘的黑洞,没有能看清楚他到底有多少的音乐元素在不停地转化,马不停蹄地诞生。

在听一位孤者的音乐,却会给人带来异常的振奋。在他的音乐里,你照样可以享受人的各种情绪,是快乐,是痛苦,是兴奋,是悲伤,是忧郁,是坚强。在他的音乐里畅游,似乎就在他的旁边和他对话。是神奇的力量,是神秘的传说,无论怎样去表述那种心灵的传递都不能用文字破解,因此他被称为“乐圣”

贝多芬传读后感(在音乐的世界里,所向披靡)

贝多芬的爱是近乎痴呆者的表现,只要是美的,只要是痴情的,他都一一接受,所以在他的感情世界里是丰富的并且饱涨的情意在流淌。在那些虚伪的美丽之后,用一颗高傲、权贵附势的灵魂。只是在音乐上去爱贝多芬,而当真正要和贝多芬生活在一起的时候,都选择了逃避。阶级地位的差距,是他一生也没得到自己的伴侣。可他还是在一次又一次的爱恋中,投入自己最真实的情感。爱的最终都转化成了他的不朽的音乐音符。

贝多芬不依附权贵,还要去鄙视他们,在音乐艺术在上层社会盛行的年代里,贝多芬用自己最纯洁的心灵去谱写曲子,敢以自己的爱和恨来左右自己的旋律。他的乐曲是在孤独中创作的,但他在创作中体会到自己的人生价值,只有音乐了,除了音乐,他再也没有别的幸福了,所以说他同时收获了快乐。

一生,贝多芬都在和自己的命运斗争,童年封闭的训练给了他坚毅的性格,以至于在以后病痛的吞噬中,他依旧用单薄、孑然的身躯,谱写饱满热情的旋律来敲响命运的大门。他成功了,他成为一颗耀眼的巨星,虽然他那么早的坠落,但短暂的光芒足以照亮世界的每个黑暗的角落,足以让世界上的人们世世代代把他怀念。莫扎特的音乐带有顽童戏谑的味道,而贝多芬的音乐随意你用什么样的情绪来安排它,都是适合的,而且百听不厌。

贝多芬一生坎坷。二十六岁时听力渐渐衰退,四十五岁时耳朵完全失聪,只能通过谈话册与人交谈。但是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沉默和隐退。贝多芬生活在社会的底层,而他的音乐处处透着高雅、脱凡的气质来。在他粗糙,拮据的生活中,却敲打出传世的经典旋律。如果不是一颗善于打磨自己心灵的人,怎会有如此华丽的乐章从孤独中孕育出来。却用来敞开整个世界的大门,和平,祥和的主题旋律《欢乐颂》,一直唱诵到今天,依旧是那么经典。在一切进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复辟年代里,依然坚守“自由、平等、博爱”的政治信念。通过言论和作品为共和理想而奋臂呐喊,反映了当时资产阶级反封建、争民主的革命热情,从而写下不朽名作《第九交响曲》。

贝多芬传读后感(在音乐的世界里,所向披靡)

盲人看不见世界的模样,却可以用自己的双手演奏音乐,贝多芬在自己耳朵近乎失聪的时候,在徘徊,沉沦中,找到了自己的的灵感,创作出他的举世经典之作。我们大多数人都是一个健全的人,缺少什么呢,在生活中的热情。没有热情,再富有的生活也是暂时的拥有,而不是一生你可以引以为豪的物质财富。世界上从来没有天上的馅饼掉下来,不懈地努力,创造才是成功的基石。

时代造就英雄,在现在和平的年代,同样要有一颗永葆激情的心,学会在逆境中生活,在学习中升华,知识没有尽头,追求没有止境。平庸什么时候都是过时的代替品,扬起人生的风帆,遨游在浩渺的宇宙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原创文章,作者:大海,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qzw.net.cn/ticaizuowen/36047.html

(0)
上一篇 2023年2月2日 10:45
下一篇 2023年2月2日 10:50

相关推荐

  • 忠诚胜于能力读后感(一个忠诚的人,远比能力重要)

    一直以来,我们都仅仅把忠诚视为一种品德。最近,机械工业出版社推出一本名为《忠诚胜于能力》的图书,作者提出:忠诚不仅仅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能力,而且是其他所有能力的统帅和核心。 《忠…

    体裁作文 2023年2月2日
  • 电影《大渡河》观后感200字左右作文

      电影《大渡河》讲述了长征途中,红军在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情况下,到达金沙江与大渡河之间的群山。在毛泽东等红军高级将领的英明决策下,一路十七勇士强渡大渡河,另一路飞夺泸定桥,破灭…

    体裁作文 2022年11月26日
  • 放飞理想演讲稿600字,奔向属于自己的理想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每个人都怀揣着一个属于自己的理想。 然而,什么是梦?什么又是理想?梦是期待,而理想是坚强——是你把飘渺的梦坚持作为自己…

    体裁作文 2022年6月21日
  •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读懂伟大史诗的深刻内涵)

    这是一本史诗级别的悲剧,书中没有时势造英雄,有的只是平凡普通人在面对无法阻挡的战争中迷茫无助,只想保全自己的家人,保护自己的土地的底层人民。但是啊,这就是战争,”它裹挟我们,让我们…

    体裁作文 2023年2月1日
  • 中国机长观后感,向英雄致敬

    《中国机长》是众多庆祝祖国70 在行周年大片中的一部影片。片头有一段我们字幕解释:本片根据2018年5月14日四我川航空3U8633航班真实事件改编,是事个事件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遥远…

    2023年1月9日
  • 伊索寓言简介(作者介绍,内容简介)

      作者介绍   伊索(Aesop,公元前620—前560),出生在希腊。童年时期的伊索是一个哑巴,母亲非常爱他,时常讲故事给他听。尽管口不能言,他比任何人都渴望对他人倾诉。母亲去…

    2023年2月9日
  • 愚公移山读后感400字《学习愚公坚持不懈》

      我读了《愚公移山》这本书后印象深刻。书中写道:愚公想移走太行王屋两座山,他每天挖山不止、坚持不懈的精神感动了玉皇大帝,他派来大力士把两座山移走了。   当我读到“说干就干”时,…

    体裁作文 2022年6月18日
  • 战争与和平,俄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品

    在俄国文学史上,有这样一位伟大作家—— 他不仅有着“社会百科全书”的美誉,连列宁都称他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他就是位居文学“三巨头”之首的托尔斯泰。 他创作的《战争与和平》更是俄…

    2023年2月7日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600字(给人奋进的启迪)

    她就像是我生活里的指明灯,引领着我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奋进。她就像是一艘小船,带着无数的人们一次次到达那知识的美好彼岸。她就是我们的良师益友,一次次指引着我们前行的方向。她就是海伦凯…

    体裁作文 2022年10月17日
  • 职业生涯规划书,职业生涯规划书怎么写

    1. 职业生涯规划书的定义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对职业发展方向、目标以及过程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基于此定义,我们便很容易理解,职业生涯规划书就是完成上述职业生涯规划过程,并将其落实在书…

    体裁作文 2023年3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