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读书笔记(萧红笔下的经典名著)

《呼兰河传》作者萧红,中国近现代女作家,被誉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

萧红出生于哈尔滨呼兰河区的一个地主家庭,年幼丧母,在祖父的庇佑下才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童年。

萧红长大后,就开始了自己短暂、贫病、动荡、漂泊的一生。她和萧军无疾而终的爱情,也为后人传说。

值得一提的是,萧红创作《呼兰河传》的时候是上世纪的40年代,那个时候,因为日本的侵略,中国陷入了最危急的时刻,萧红自身也陷入了极端的贫困和病痛之中。

而萧红在这种情况下,却拿起笔回忆起了自己的童年故事,她在极端的绝望中,回忆起了在家乡曾有过的刻骨的情感。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萧红笔下的经典名著)

这部书写了呼兰河这座小城,里面最普通的人和事,以及萧红自己难忘的童年经历,形象的反映出这座小城当年的社会风貌、人情百态。

那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座小城所发生的故事吧。

书中的第一部分,写了对呼兰河小城的全面介绍,城中居民的日常生活和重大的活动内容: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萧红笔下的经典名著)

书中描写到,呼兰河是一座小城,有一条比较繁华的十字街。

还有东二街道和西二街道两条街道,街上有数的过来的几家店铺,还有两家学堂。

这里住着一群普通的人,过着日出而落、日落而息的生活。

平静的生活偶尔也会泛起涟漪,引起不大不小的轰动,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但不久后就会被淡忘。人们继续过着不悲不喜的生活,这就是呼兰河,萧红从小长大的地方。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萧红笔下的经典名著)

呼兰河坐落在东北,冬天往往会有大风雪,天地一片白茫茫,分不清村落和地点。只有凭借着人们的记忆分辨这是哪里,呼兰河周边村子的人才能赶着车,来到十字街做买卖。

十字街是呼兰河最繁华的街道,全城的店铺都在这里,包括金银首饰店、绸缎庄、油盐店、茶点、药店,还有外国人开的拔牙店。

除了十字街,还有东二街道和西二街道两条街道,街上有数的过来的几家店铺,东二街道上有两家学堂,西二街道上只有一家学堂。

东二街道上还有一个不下雨就像粥,一下雨就成河一样的大泥坑。若是一个月不下雨,泥坑会变得无比粘稠,连喜欢啄泥的燕子都差点被粘住。若是马陷进泥坑里,人们站在一边给马加油喝彩,直到马站不起来,热闹散尽,人们也就失去了兴趣各自回了家。

这个泥坑也会给人带来福利,比如谁家的猪掉进去淹死了,人们就会争着去买淹死的猪肉,因为便宜。有时候便宜的猪肉多了,人们也会起疑,因为他们分不清那猪是淹死的还是得了猪瘟病死的。但人们也不去深究,只要猪肉便宜就好,他们情愿相信是淹死的。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萧红笔下的经典名著)

东二街道上还有一家买为死人预备的扎彩铺,人们活着的时候什么都没有,死后却能得到许多好东西,什么房子、车子、衣服、书童侍女、马匹佣人之类的。

制作扎彩的人极为丑陋,他们知道怎么打扮丫鬟和车夫,自己却不加修饰,让人不能相信那活灵活现的扎彩竟是出自他们手中。

扎彩往往是伴随着葬礼,但是无论亲人如何悲痛,哭上一日三日,也就要拉到郊外埋了。

假如有人问呼兰河的居民,人活着是为了什么,他们不会茫然不知,而是会回答,活着是为了穿衣吃饭。再问他们,那死了呢?他们会说,人死了就完了。

呼兰河的人一日复一日的活着,尽管这里闭偏僻,赶不上潮流,但小地方的人们也有着自娱自乐的活动。比如跳大神、放河灯、野台子戏、拜娘娘庙等。每到有活动时,人们总会呼朋唤友,拖家带口的去凑热闹。

说说跳大神吧,人们请来跳大神基本是为了治病,大神穿着奇怪的衣服,从头到脚哆哆嗦嗦,又是打颤又是念叨个不停,大神身边还有个二神,多数是男人,是为了和大神打掩护相互配合的存在。

大神会和主家要一些东西,比如鸡、红布之类的,这些东西当然最后都被大神吃掉用掉了。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萧红笔下的经典名著)

每到七月十五就有放河灯的聚会,白菜灯、西瓜灯还有莲花灯到这一天都会从水上一起放下来。人们传说在鬼节这天,那些不得超生的鬼魂,可以托着河灯去获得超生,所以放河灯这件事,被人们看作是一件善举。

若是今年大旱,人们会光着脚去求雨,让龙王可怜他们光着脚踩在炙热的地上,因此降下雨来。

若是这年秋天收成好,人们还会在河边搭野台子唱戏感谢天地。野台子戏也成为了呼兰河社交的重要场合,人们见到戏台快搭好了,就会把出嫁的女儿叫回来省亲。

媒婆们也会组织适婚年龄的家长去戏台下面相看。所以看戏的女孩儿们都打扮的精致漂亮,人们就会议论谁家的姑娘最好看,穿的什么衣服,戴的什么首饰。

但旧时代的婚姻,总给女性带来灾难,女孩嫁入婆家总会受到百般的羞辱和刁难。这些女孩受不了这样的命运,于是跳井的跳井,上吊的上吊,上演出许多的悲剧来。

四月十八是娘娘庙大会,依然是为了鬼神举办,来逛庙会的,女子居多。娘娘庙的塑像被男人们做的面容十分柔和,看起来温顺好欺负,男人打老婆的时候总会说:娘娘还怕老爷呢?何况你一个长舌妇。可见温顺也不是什么优良的天性,还容易被欺负。

呼兰河的人们总是信仰着鬼神,却从未从自身去改变自己的贫穷与艰辛,依然愚昧切平凡的活着。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萧红笔下的经典名著)

书中的第二部分,描写了呼兰河的一些小人物,萧红童年记忆里一些印象深刻的人,拿出来做了重点讲述。

小团圆媳妇是祖父邻居胡家买来的童养媳,十二三岁的样子,梳着大辫子,性格好不认生,和谁都不见外。

就是因为小团圆媳妇表现得不胆怯,所以胡家开始打她,要给她个下马威。他们把她吊在房梁上用鞭子抽,用烙铁烫她的脚心让她走不了路。

在这种虐待下,呼兰河居民总是离得老远都能听到小团圆媳妇的惨叫,萧红的祖父去劝过几次让胡家别打了,胡家却认为,要治住她就要一直虐待她才行。直到冬天,惨叫结束了。

小团圆媳妇被虐待致病了,胡家怕落个人才两空,请来跳大神的给她治病,胡家听从跳大神的主意,给小团圆媳妇用开水洗澡,在这种轮番折磨下,十几岁的女孩最终被虐待死了。

还有一个人物是祖父家里的有二伯,在祖父家里待了三十年,萧红出生时,他已经六十岁了。

有二伯十分贫穷,祖父家只管他吃喝,不给他工钱,他一直单身,无依无靠,没有孩子,最怕人家骂他绝后,有人这样骂他时,他会伤心的大哭,是个十分悲惨的人物。

有二伯性格孤僻,不爱和人交谈,就喜欢和石头、黄狗、麻雀聊天,同时他也爱面子,别人叫他二掌柜、二爷之类的尊称,他就高兴,别人叫他二有子,他就生气。

但有二伯也是勇敢的,在日俄战争期间,俄国人侵略东北烧杀掳掠,是有二伯留下守住了家。

书中的第三个人物是冯歪嘴子,是祖父邻居拉磨的。冯歪嘴子也是单身汉,有一天却带来一个女人回来。女人刚生完孩子,冬天太冷,冯歪嘴子就求祖父得到一间装草的房子让母子俩住下。

这女人是附近拉车那家的女儿,人称王大姑娘,因为两人未婚同居,受到了许多议论,冯歪嘴子的掌柜还差点把他给赶走。

虽然议论十分恶毒,人们编排王大姑娘,给她做传,对她进行种种诬陷,但两人还是抗过了这些继续过日子。后来王大姑娘又怀了二胎,怀孕期间冯歪嘴子特别开心,还买了棉花和花布给媳妇取暖,买了鸡蛋给她补身子。

但王大姑娘刚生完孩子,就因为营养不良去世了。她去世后,许多人等着看冯歪嘴子的笑话,盼着他意志消沉,过着借酒消愁的日子。冯歪嘴子虽然眼中常含着泪,但他看到自己的大儿子已经会拉驴饮水,小儿子也会拍着手笑了,他就不再绝望,在儿子的身上,他看到了新的希望。

书中的萧红是用自己幼时的眼光去进行旁观和回忆,让我们更为客观的窥见他们最为真实的人生面貌,这种真实的封建社会下的人情冷漠、买卖人口及奴隶制度。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萧红笔下的经典名著)

书中的第三部分很温馨,写了萧红在祖父的庇佑下无忧无虑的童年

萧红出生时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萧红四五岁开始记事时,祖父也快七十了。

祖父是一位温和、慈祥的老人,也是家里最疼爱萧红的人。小时候,调皮的萧红每日跟着祖父身后转来转去,祖父在花园劳作时,给祖父添乱,看到稀奇古怪的玩意儿,对着祖父问东问西,似懂非懂的听祖父富有深情的讲解古诗词,津津有味的吃祖父准备的各种吃的。

祖父家中的大花园就是祖孙两人的娱乐场所,花园里有各种鲜花和昆虫,祖父一天到晚都在园子里,小小的萧红也带着草帽跟着祖父,祖父栽花她就栽花,祖父拔草她也拔草。

祖母对萧红有些严苛,经常会因为一些小事去骂萧红和祖父,萧红那时年龄小,对世界都充满了好奇,经常偷偷的去祖母房间去探险,祖母的房间家具和摆设都很精致,有刻着精致小人的箱子,有座钟,还有插着孔雀翎的帽筒。

但祖母总不让萧红去碰,总说:可不许用手摸,你的手脏。小萧红一被祖母骂,就会拉着祖父去后花园。

一到后花园就好像换了一个天地,决不再是那房子一样狭窄的空间,而是宽广的,人和天地在一起,只觉得眼前生机勃勃,鲜绿一片。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萧红笔下的经典名著)

花园里种了许多韭菜,因为祖母爱吃,但韭菜成熟了,祖母也就病重了,祖母死去时是在夏天,在祖母病重和葬礼的时候,家里变得十分热闹,亲朋好友都来参加葬礼。

祖母去世后,祖父的屋子空着,萧红就搬去和祖父一起住,在祖父的启蒙下开始读诗书。

萧红小时候特别爱吃,祖父经常把掉进井里河里,刚刚淹死的家畜,比如小猪,鸡鸭,把它们用黄泥包着,烧熟了给萧红吃。祖父会先让萧红选嫩的地方吃,吃剩下的他才吃,萧红的记忆中,她觉得这是自己吃过的最好吃的东西。

萧红的出生给祖父带来了无尽的欢乐,等萧红长大了,虽然要面对父亲的冷淡、母亲的恶语、祖母的严苛,但有了祖父的爱,萧红便觉得这些都不重要了。也因为祖父,让萧红有了最光辉的童年岁月,也成为了她短暂、漂泊而备受苦难的一生中,最珍贵的时光。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萧红笔下的经典名著)

好了,这本书的大致内容就是这样了,让我们看到了当时中国乡村最真实的生活画卷,以及封建社会下思想毒瘤对人性的荼毒。

还有和祖父的真实情感,萧红童年的田园生活,并且在祖父的影响下活得了文化启蒙。

呼兰河的人们都是愚昧而麻木的,他们顺应天地和社会的变化而生活,生存环境封闭窒闷,死气沉沉,和外界几乎隔绝。

萧红对于童年的回忆,既有怀念又有旁观者的冷静和批判,这部书也成为了那个战乱不断、漂泊流浪的年代中,萧红留给后世的一曲关于乡村的悲伤挽歌。

原创文章,作者:大海,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qzw.net.cn/ticaizuowen/37713.html

(2)
上一篇 2023年2月10日 12:19
下一篇 2023年2月10日 12:24

相关推荐

  • 狐尾的笔小说诡秘地海主要内容简介和读后感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人们对网络小说的要求越来越高,剧情要合理,人物要三观正,金手指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更新速度要快,内容要爽,不能虐主,等等格式要求五花八门。 其实这些要求有错吗?…

    2021年12月7日
  • 三国演义读后感600字(让我看见了历史)

    读了《三国演义》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三国演义》里的人物,无不让我为之着迷:有神机妙算、未卜先知的诸葛亮;有生性多疑、能文能武的曹操;有嫉贤妒能、心胸狭隘的周瑜…… 其中,我最喜…

    体裁作文 2022年5月15日
  • 热血教师观后感(教育是对孩子潜力的挖掘)

    今天,我陪宝儿看影剧,看到一个特别精彩,也特别感人的电影:《热血教师》。 电影故事根据真人真事改编,主角是一名老师,原型是28岁就荣获“全美最佳教师”的罗恩·克拉克。 借宝儿睡觉的…

    2023年1月14日
  • 爱的教育读后感500字(学会许多做人的道理)

      这个星期我用了五天的时间读完了《爱的教育》这本书,当我读完这本教育人们怎样做人的好书,我深有所感:   这本书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写的,《爱的教育》这本书是通过一个小学生的日记…

    体裁作文 2022年5月6日
  • 文学作品推荐,影响世界的30部文学名著

    读一本好书,就是与一个伟大的心灵对话。 俗话说:一日不读书,没人看得出;一周不读书,开口会爆粗;一月不读书,智商输给猪。 BBC曾邀请世界最著名的作者、学者、记者和评论家,每人选出…

    2023年2月14日
  • 入党培训心得体会,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

    这次我能参加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学习,我感到十分荣幸,我也十分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经过这次学习,无论是党的理论知识学习还是自身的思想觉悟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学习时我始终以空怀的心…

    体裁作文 2023年2月17日
  • 首席执行官观后感(事虽难做则必成)

    《首席执行官》是以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为原型创造的励志影片,弘扬民族正气、歌颂民资自强自立精神。 在改革开放初期,海尔作为一个集体企业,欠债147万,濒临破产,时任厂长凌敏到德…

    2023年1月13日
  • 后天观后感(经典灾难电影,后悔现在才看)

    《后天》是一部精彩的灾难片,它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人类过度开发导致温室效应,地球气候突变陷入冰河期。巨大的冰雹、可怕的龙卷风,以及海啸、地震、暴风雪在全球肆虐,但这都没有打败人类。…

    体裁作文 2023年1月12日
  • 合欢树读后感(痛彻心扉的母爱)

    命运对每个人都很公平,可很多时候从表面看又非常不公平。 青春年少、朝气拂面的史铁生先生在弱冠之年就染上怪病,从此他的一生就以病魔为伍,与死亡抗争,活着成了他每天最重要的事情。 不幸…

    2023年1月30日
  • 作风整顿心得体会(从严锻造自身作风建设)

    自开展干部作风整顿专项行动以来,本人充分利用“学习强国”“云岭先锋”等学习平台,联系实际学,使自己对开展干部作风整顿的重要意义有了深刻的认识,心得体会如下。 一、深刻领悟开展干部作…

    体裁作文 2023年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