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传读后感600字以上:一声狂笑半个盛唐

谪仙--读《李白传》有感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题记

不知缘何喜欢上了李白。

可能——因他的仙风道骨,因他的傲岸不羁。

生在凡间,不曾染有世人的半分俗气。

在人间市侩中,潇洒过白袍影。一笑而过,乃是他对万物对苍生的态度。

他笑傲权贵,平交王侯,藐视官场上的“摧眉折腰事权贵”。见风使舵,吞声咽气,点头哈腰,都不是他。

他嗜酒如命,不是喜欢酒的味道,而是爱极了醉的感觉。对他来讲,黄金万两,都抵不过一夕醉意。

他“天子呼来不上船”,“一生好入名山游”。狂妄之极,却分明夹着丝缕仙气。

他说,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他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他也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他还说,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那大唐湖畔的烟柳,被夕阳沐浴的黄鹤楼,芳草萋萋的鹦鹉洲,无一是他,无一不是他。

可惜这大唐盛世,放不下他李白的壮志豪情。

兴许这就是大唐。

(一)

谪仙--读《李白传》有感

太白他,一定是一位渡劫下凡的神仙。可惜他不知这人间冷暖,历尽沧桑,踏碎山河,却用了一生来流浪。

也许少有人懂得李白。

在所有人眼里,李白只是一个感叹“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思乡诗人,殊不知,错了,彻彻底底地错了。

李白的一生,虽四海为家,栉沐风雨,但他一心想做一个辅弼之臣,辅佐君王成大业,好留下千秋万岁名。他一生放荡,游遍山水,与其说他酷爱浪迹天涯,不如说是这世间再无他李白的半处落脚之地。

长安,依旧是络绎不绝,繁华如旧。

李白,如期而至。像是初来者,又像是归来人。

怀着满腔报国热血,他倚栏望长安,所见之处,无不是厚重与繁华。可惜他无心赏景,毕竟此行的目的他想必也还记得。

他四处奔忙,望能遇到举贤荐士之人,他结识了朝廷左相张说的儿子张垍,还道可以被举荐入仕。只不过他一身的仙气,唯独少了一双能看透口是心非的慧眼,和一颗能提防他人的心。他把满怀的希望都托付在了张垍身上,但事实上这张垍,只是一个嫉贤妒能的小人。他想方设法疏远李白,但此时的李白,仍天真的以为终于遇上了贤明之辈。李白苦苦地等着,从初夏等到深秋,这才发现自己被这张垍给耍了。

悲愤至极,他愤愤地写下了《行路难》,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字字在呻吟着愤怒。

他愤然离开长安,去拥抱他的山水。

再至长安,是十多年后了。皇上的一纸诏书,可把李白高兴坏了。这一回,短短十天,他走了两千里。

长安,对李白来说,不过是旧的城墙,新的杨柳。

等了十多年,他终于进了庙堂之门。兴冲冲地,赞叹着新殿的细雕流金,却不知,这魏阙之间,早已不是从前。玄宗封他为“翰林学士”,李白没有半点惊讶之情。毕竟他认为,这就该是他的本事。可李白没有想到,皇上自始至终只是把他当做一个诗人。那时候的玄宗,尽管与杨贵妃在芙蓉帐里谈笑风生,可他还没有老昏眼花,依然有着当年看人、用人的眼力和魄力。玄宗早就看出来了,李白天生自负,本就不是当官的料。虽然说是“翰林学士”,其实不过是徒有虚名罢了,实际的官职是“翰林待诏”。顾名思义,就是侍候皇帝洗澡,侍候娘娘赏花,给梨园配词之类的琐事。这不是李白想要的。在那场名叫长安的梦里,李白终日醉醺醺地在花红酒绿中烂游。恶意交错,谣言四起,玄宗也渐渐疏远了李白。

李白主动选择了离开。玄宗也保留了李白最后的那点尊严,历史上的记载只有四个字——赐金放还。

安史之乱,狼烟四起,萧萧马音。开元盛世,在刀光剑影中垂下了帘幕。

李白目睹了一切。又是十年,李白再次冒着生命危险入京。本想着告发安禄山,为君王送上计谋,结果正好碰见朝廷里在审理告发安禄山的案子。李白知道,若是现在告发,不是死罪就是坐牢。无奈之下,徘徊着离开长安。

其实李白本就只能当个诗人。

长安的月色很冷,他选择离开。

三入长安,却每每失望而返。

正如他所说的,一掬泪到不了长安。

谪仙--读《李白传》有感

(三)

海明威说过:“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

李白走遍人间,但他从未被打败。他走在一条布满碎石头的路上,但却一步一个脚印。

正如作者所说,他“依旧挺拔”,那是他“生而有之的倔强”,“行于人间,他始终堂堂正正”。

跌倒之后再爬起来,仍然是一身凛然,热情依旧。

只是待这热情冷却之后,长安的月色会很冷。

写尽潇洒,饮尽浪漫。

饮酒前,李白是大唐的;饮酒后,大唐是李白的。

他这位谪仙,究竟在天上犯了什么罪,才会被贬到这黑暗人间,历尽险恶。李白不属于人间。这人间沧桑,同样容不下李白。

对人间失望透顶的李白,终于在某个月夜,在河畔轻拥他的月亮。

倚栏望长安,风景不再。

李白的一生,犹如崎岖陡峭的山路,他走得艰辛,但他却一直在走。长安的月亮,很圆,很亮,照着长安的万家灯火,照着一身白袍的李太白,照着他的千秋万岁名,照着他的寂寞身后事……

——后记

原创文章,作者:妙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qzw.net.cn/ticaizuowen/531.html

(2)
上一篇 2021年12月1日 09:04
下一篇 2021年12月1日 09:12

相关推荐

  • 水浒传读后感1000字(感怀林冲)

    读罢水浒,意犹未尽,而其中的那张忧郁的面孔,在一百单八将中逐渐清晰,让我不能忘怀。这张面孔,施耐庵告诉我们是“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和三国中的张飞如出一辙,在我的想象之中却更包含了…

    体裁作文 2022年10月14日
  • 输赢读后感600字(我们要合法合规的走好每一步)

    在一次工行新疆金融学校的客户经理培训中,偶尔得以《输赢》这本书的推荐,近期通过闲暇时间进行阅读,发现感触颇深。 现在我已经是一名工商银行的客户经理,虽然没有小说中商场上的硝烟战火,…

    体裁作文 2023年5月4日
  • 奇迹笨小孩观后感500字左右作文

    生活逼迫我们成长,逼迫我们不得不去变得聪明和变得强大。 一个二十岁的半大小子,15岁时母亲去世,父亲抛家舍子,留下他和生病的妹妹相依为命,而妹妹又是先天性心脏病,急需手术费用。为此…

    体裁作文 2022年11月9日
  • 如何做好社区工作(当好居民的贴心人)

    社区很重要,上面千条线,底下一根针,很多工作都要靠社区去完成。我们一定要把工作沉到基层,一定要接地气,了解老百姓的所需所思所想所盼,根据大家的需求来做我们的工作。社区是社会构成细胞…

    体裁作文 2023年3月4日
  • 老人与海读后感(和老人一起迎接海上的挑战)

      怀着一点点期待,一点点激动,一点点敬畏,在寒假,我打开了尘封已久的这本书——《老人与海》。这本书在书架上静静地伫立了很久,现在我才敢打开书,和老人一起迎接海上的挑战。   这本…

    体裁作文 2023年3月13日
  • 贝多芬传读后感(在音乐的世界里,所向披靡)

    贝多芬8岁登台演出成功,被当时的人们称为第二个莫扎特,也如愿他父亲对他的期待。不过他此时受到的音乐教育是凌乱没计划的。17岁左右到维也纳跟从莫扎特、海顿等人学习作曲,莫扎特曾预言:…

    2023年2月2日
  • 艾青诗选手抄报初中,内容图片简单又好看

    艾青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市人,是中国新诗史上具有独特风格的现实主义诗人。艾青的诗文笔流畅、热情奔放,语言充满张力,字里行间透露着对旧社会黑暗势力的痛恨,对黎明、光明、希望的向往和追…

    2022年11月12日
  • 吹牛者小说临高启明主要内容简介和读后感

    每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遗憾,每个人都有想要改变的悔恨,于是每个人都曾经畅想过穿越,无论是改变历史,还是扭转人生。 于是我看到了这本口碑争议极大的群体穿越小说开山之作,网络作家吹牛者…

    2021年12月7日
  • 小桔灯读后感(有一颗勇敢乐观和善良的心)

    自从读了冰心奶奶写的《小橘灯》这篇文章,我便激动万分,深深被感动了。这篇文章反映了战争期间一位小姑娘在遭受家庭变故时的镇定、勇敢、乐观和善良。 小姑娘的父亲是位地下党员,因党组织遭…

    体裁作文 2023年1月31日
  • 长腿叔叔读后感(想起来就有重读的冲动)

    《长腿叔叔》这个书名乍一听来像是儿童读物,可是当我看完这本书后对它有了彻底的认识。它不仅是我们成长路程中需要阅读的读物,更让我们在其中懂得什么才是幸福,又要如何对待幸福…… 先简单…

    体裁作文 2023年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