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优秀课件

疫情期间,孩子们在家可以自主复习!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

  说明文是常见的文体之一,也是语文测试必考的一种文体。所以,了解说明文的文体特点,掌握说明文阅读的答题技巧,对提高说明文的阅读能力和复习备考效率非常重要。

  今天在家里给学生上直播课的内容:

  一、如何找到“说明对象”

  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中考说明文阅读”的常见考点之一,其考查类型:“这篇文章(或段落)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方法一:看题目,不少题目都表示说明的对象。如《中国石拱桥》。方法二:抓首括句和中心句。说明文往往运用这种句子来突出所要说明的事物和特征。反之,如果要求为说明文加一个题目,也可以用说明对象作为题目,或加上一个能说明其特征的生动的题目。

  二、如何分析“说明对象的特征”

  说明文“说明对象的特征”也是“中考说明文阅读”中常见的考点。对此类题目,首先,应找到表现说明对象特征的句子。A.看题目;B.在首段中找;C.抓关键词句。其次,在概括说明事物的特征时,要分析文章结构,找出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一般情况下,文段的开头和结尾往往说明了对象的特点。

  例1:阅读下文,概括我国春天气候的三大特点。

  我国的春天来得急速。宋代白玉蟾在《立春》中说:“东风吹散梅梢雪,一夜挽回天下春。”唐代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个比喻人们能够普遍接受,也就说明我们的生活中确有植物在春天迅速开花的事实。

  我国南北春季有早有晚。北宋王安石《泊船瓜州》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是千古传诵的佳句。我在这里引用它是想说明……所以,当五原河冰刚融化时,长安则早已姹紫嫣红过去,时近暮春了。

  我国的春季冷暖多变。宋代诗人吴涛在《绝句》中讲了这样一件怪事:“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

  其中,我国春天气候的三大特点就是以上三段文字的第一句:我国的春天来得急速;我国南北春季有早有晚;我国的春季冷暖多变。

疫情期间,孩子们在家可以自主复习!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

  三、如何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

  分析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及作用”是“中考说明文阅读”经常出现的考点,其类型如下:

  1.直接回答文章或段落的说明方法

  对策: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分类别、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下定义、列图表、引用说明)的特点,然后根据文段内容分析判断。

  2.文章某段或某句运用何种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对策:找出运用的说明方法,再根据下列说明方法的作用具体回答。

  (1)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例2:发达国家对使用后的塑料曾采用过掩埋、焚烧和回收利用等方法进行处理,但都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

  这句话运用了举例说明的方法,作用是用具体事实说明“白色污染”难以根除。

  (2)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事物的特点。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例3:人工消雾有三种方法。一是加热法。对小范围雾区采取一定的措施,加热空气使雾滴蒸发而消失。二是吸湿法。播散盐、尿素等吸湿物质作为催化剂,产生大量凝结核,使雾滴凝结成大水滴形成降雨或降雪,从而达到消除的目的。三是人工扰动混合法。用直升飞机在雾区顶部缓慢飞行,把雾顶以上干燥空气驱赶下来与雾气空中混合,促使雾滴蒸发而消失。

  上面文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简要分析它的作用。

  解析:运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条理清晰地说明了人工消雾的三种方法。

  (3)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例4:地壳可以大致比作一个鸭蛋的外壳;再往里是地幔,就好像鸭蛋的蛋清;最里面是地核,就好像鸭蛋的蛋黄。

  上面文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简要分析它的作用。

  解析: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地球的形状和结构,给人以清晰准确的认识。

  (4)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例5:空气中臭氧水平提高到0.05 ppm,入院就医人数平均上升7%~10%。

  上面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简要分析它的作用。

  解析: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具体说明了臭氧浓度过高对人体的危害。

  (5)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6)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或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或事理。

  例6: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自己的理解,给“绿色塑料”下一个定义。

  所谓“绿色塑料”,并不是指绿颜色的塑料,而是指能够自行降解和再利用,不会污染环境的塑料。具体地说,就是指在一定使用期限内具有与普通塑料制品同样的功效,而在完成一定的功效后能迅速自行降解,与自然环境同化的一类聚合物。因为它对保护环境具有重大意义,所以被称为“绿色塑料”。

  解析:绿色塑料是指在一定期限内具有与普通塑料制品同样的功效,而在完成功效后,能够自行降解和再利用,不会污染环境的塑料。

  (7)列图表:直观形象地说明事物的××特点。

  (8)引用法: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语。引用说明应用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疫情期间,孩子们在家可以自主复习!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

  四、如何分析“说明的顺序”

  考点类型: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

  对策一:了解说明顺序的基本常识。说明文有三种写作顺序。

  (1)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结构,多用在说明建筑物的结构,如上下、远近、左右、内外、东南西北中等。

  (2)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

  (3)逻辑顺序:说明事理,多说明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逻辑顺序的具体分类:主—次、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局部、总—分。

  对策二:掌握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便于读者理解。

  五、如何分析“说明的语言”

  分析“说明的语言”首先要了解说明语言的特点(准确、科学)、风格(平实、生动)。

  知识要点:在准确的前提下,语言风格可以平平实实,也可以生动活泼,即生动说明还是平实说明。

  类型1 加点字词有何作用?

  对策:抓住说明文语言准确这一特点答题。

  格式: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或事理。

  例7: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通常”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海啸通常是由震源在海底下50 公里以内、里氏6.5级以上的海底地震产生的震荡波引起的。

  解析:“通常”表明这只是一般情况,说明除了地震之外还有其他因素可以引起海啸,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疫情期间,孩子们在家可以自主复习!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

例8:请你说说下面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一旦气候有一丝的变化,这些动植物就需要迁移至很远的地区才能找到适宜生存的新环境。

  解析:“一丝”说明变化之小,但即使是如此小的变化对动植物来说也是灾难性的。

  类型2 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对策:(1)不可以。(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4)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或不符合实际。

  类型3 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

  对策:(1)表态(删还是不删)。(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示程度;“大约”“可能”“左右”等表示估计;“多”“有余”等表示数量。(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4)××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

  类型4 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语,并体会。

  对策:找出准确性的词语,然后说明其作用。找词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找有精确数据的句子;(2)找有模糊数据的句子;(3)找使用限制词语的句子。

  类型5 指示代词的含义。

  类型:“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对策:找指示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离其最近的一句话。要注意有时指代的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例9:巴西生物工程研究院的科研人员发现,蝗虫在飞行时具有一种能躲避其他动物体的特殊功能,据介绍,科研人员正在根据蝗虫的这一特殊技能,着手研制开发车用行驶监视装置,以帮助减少公路上日益频繁的撞车事故。

  文中的“这一特殊技能“是指什么样的技能?

  解析:这一特殊技能指蝗虫在飞行时具有一种能躲避其他动物体的特殊功能。

疫情期间,孩子们在家可以自主复习!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

  六、如何概括“说明文中的信息”

  类型:概括提炼相关信息。

  对策:(1)提取要点,直接找到有关中心句。这种方法适用于中心明确、论述简洁鲜明的文章。

  (2)抽象说明,即自己组织语言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揭示。这种方法适用于评价事理、剖析事理、阐明特性等各类文章。抽象说明的关键在于全面把握文章内容,抓住本质。

  (3)综合归纳,这种方法适用于有复杂内容的文章。它要求首先明确有关的若干要点,然后再把几个要点归纳起来进行整合。

  七、如何分析“文段的作用”

  类型:说明某段或某句的作用。

  对策:这种题目答题的角度有两个。

  (1)对文章的结构、内容有何作用:引出下文、承上启下、总结全文或前文。有时文段在文章的开头,还起着引出说明对象或说明事理的作用。

  (2)结合说明方法谈。通过……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

  八、如何分析中心句

  类型1 直接找出文中的中心句。

  对策:在开头结尾或中间找,个别的在文段中间。

  类型2 概括文段的中心句。

  对策:(1)思考该段说明的内容,不仅要注意主要的,还要注意次要的。(2)紧扣表示序次的词语,如“首先”“其次”“还有”等词语,参照上下段落的中心句的句式进行概括。

  九、如何解答拓展题型

  类型:对选文的某一内容或形式,发表自己的看法;结合选文的某一内容展开联想;就……谈一点看法或设想等。

  对策:结合实际,结合原文,根据库存,按文章所介绍的事物的特征去写。

疫情期间,孩子们在家可以自主复习!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

原创文章,作者:妙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qzw.net.cn/zuowensucai/5395.html

(0)
上一篇 2022年1月17日 08:22
下一篇 2022年1月18日 08:24

相关推荐

  • 坚持的名言10句,句句让人清醒自律

    ·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2.锲而不舍,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落。 ·3.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中国谚语: ·4.一日一钱,十日十钱。绳锯木断,水…

    2025年3月3日
  • 开工大吉吉祥语20句,开工有喜,日进斗金!

    1、开工啦,吉日,吉时,开工大吉。 2、大财小财,八方来财,招财进财,和气生财,正财横财,恭喜发财! 3、电量已充满,打工人上线。 4、迎开工,奔前程,烟火年年万象新。 5、平平安…

    2024年11月7日
  • 描写九月的句子28句,愿所有美好如约而至

    1. 秋风明月,人间九月,往日不悔,来日可期。 2. 拥着宇宙吹来的风,于九月盛景,与你在初秋相逢。 3. 八月终,九月启,长夏逝去,凉秋悄来。 4. 九月,秋高气爽,生活明朗,人…

    2025年1月17日
  • 古诗小池(原文、译文及简析)

    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水(今属江西省吉安市)人。南宋绍兴年…

    2023年3月3日
  • 感恩遇见的简短句子60句,句句深刻入人心

      1、你的眼睛眨一眨,我就死去,你的眼睛再眨一眨,我又活了过来,你的眼睛眨来眨去,于是我就死去活来。   2、这里荒芜寸草不生,后来你来这儿走了一遭,奇迹般万物生长,这里,是我的…

    2024年8月14日
  • 三顾茅庐(典故和释义)

      三顾茅庐   典故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诸葛亮《出师表》   却说玄德访孔明两次不遇,欲再往访之。关公曰:“兄长两次亲往拜谒,其礼太过矣。…

    作文素材 2023年2月6日
  • 表达亲情相聚的句子20句,团圆时刻,亲情永恒

    1、亲人相聚一堂,快乐与温暖交织,彼此心灵更加贴近,爱意永恒。 2、亲人相聚,是一份难得的缘分,是一份真挚的情感交流,让我们共同享受这美好的时刻。 3、世界上最美的风景,就是家人一…

    2025年4月21日
  • 五一节节日祝福30句,送给我最惦念的你

    1、我们的工作很辛苦,我们的生活很困苦,我们的假日非常少,我们的节日要抓牢。勿忙碌,要休息,喝喝茶,打打牌,上上网,吃吃菜。祝劳动节快乐! 2、该充电的充电,该开机的开机。该编辑的…

    作文素材 2025年2月5日
  • 描写冬天的句子16句,治愈了整个冬天

    1、冬天的天空显得格外湛蓝,繁星点点,让人心旷神怡。在这寒冷的夜晚里,我们可以聆听安静的自然声音,放松自己,享受冬日的宁静。 2、冬天的风,虽然凛冽,但却让人清醒。愿你在冬日的风中…

    2025年5月16日
  • 一个人释放心情的美句25句,句句入心,简短精致

    1、遗憾的事情太多了,所以没关系,尽力就好! 2、有些东西期待久了,连想要的念头都没有了! 3、一个人听听音乐,心里就释然了,就会感觉一切都没有那么重要了 4、一盏茶,也许可以苦后…

    2024年8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