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为什么没有大满(为什么没有大满节气)

24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根据寒来暑往的季节变化和植物生长规律总结出来的,能够很好地指导人们从事农业生产和安排衣食住行,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高超智慧。正因为24节气对于农业生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基本上是我国所独创的,因此于201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十四节气为什么没有大满(为什么没有大满节气)

细心的朋友肯定注意到了,在24节气中有着几个有关“大和小”的对应节气,比如小寒和大寒、小雪和大雪、小暑和大暑,而唯独“小满”这个带有“小”的节气,后面没有对应着“大满”节气,这是怎么回事呢?难道是古人在创造24节气时疏忽了吗?

二十四节气为什么没有大满(为什么没有大满节气)

在24节气中,绝大多数的节气名称都是根据气候特征来进行命名的,反映了一年中寒暑交替的气候变化,只有2个节气不是这种规律,而是以农作物或者说是物候的特征进行命名的,即“小满”和“芒种”。

二十四节气为什么没有大满(为什么没有大满节气)

在古代,农民朋友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用是小麦,对于冬天种植的小麦来说,每年到这个时期,会出现“灌浆”迅速增长的阶段,这个时候麦子的种子颗粒开始出现乳熟,籽粒将满但还未完全饱满。此时以“小满”节气命名,反映了对农作物种子发育到一定程度的注解,在一定程度上提示农民们,马上麦子要成熟了,要做好相应的收割准备。

二十四节气为什么没有大满(为什么没有大满节气)

目前,在我国长江、黄河流域很多地区,农民们把“小满”节气之后的18天,视为收割小麦的重要时间点,可以说是充分了我国古代人民设立“小满”节气的初衷。而且在有些地区的农村,还有在“小满”之后举办“唱大戏”的活动,目的就是在即将开始繁忙的农作物收割之前,给自己和家人彻底放松一下,同时为马上迎来的收获季节进行祈福。

二十四节气为什么没有大满(为什么没有大满节气)

所以,之所以没有设置“大满”这个节气,有一种解释是说,在度过“小满”节气之后,农民朋友们对收割小麦等农作物的日程、相关准备工作都已经事先安排完了,按照这些传统的、不可或缺的、各个环节紧密相扣的程序都约定成谷的情况下,已经不再需要再设置“大满”了。

还有一种关于“小满”节气设置的解释,那就是并非单一指的是农作物本身,反映的也是自然环境的周期性改变。在《说文解字》中,关于“满”这个字的释意是“满,盈满也”,即盛放水的容器超出了容量之后会溢出来。而且,“满”这个字带有水字旁,意味着和水有关。

二十四节气为什么没有大满(为什么没有大满节气)

所以,到了“小满”这个节气,雨水开始变得更加充盈,江河湖泊中的水量越涨越高,甚至会有漫溢出来的趋势,如果不及时做好收割农作物的准备,那么将会有一定的几率,使得成熟的农作物遭受洪水的侵袭。这种解释与农作物的生长周期也是相互吻合的,因此,关于“小满”到底指代的是农作物本身还是气候变化,两个解释都说得通,我国的农业学家普遍表示,没有必要硬要将两种解释对立起来,非得找一个最佳的解释,两者本质上是兼容的。

二十四节气为什么没有大满(为什么没有大满节气)

而在“小满”之后,紧跟着一个也用来反映农作物物候特征的“芒种”这个节气是何用意呢?反正是节气名称,也都可以指代农作物籽粒的成熟程度,为什么不用“大满”而用“芒种”呢?

这里面就有一个更为深层次的问题,那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我国古代,儒家思想占据着重要地位,对人们的思想观念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由“水满则溢”引申出来的意思,则与人们的为人处世、精神状态联系在了一起,后来形成的“谦受益、满招损”、“水满则溢,月盈则亏”这样的警示格言,就是长期以来我国古人为人准则的一个最明显的反映。

二十四节气为什么没有大满(为什么没有大满节气)

因此,我国古人对于“太满”“大满”这样的词是格外忌讳的,用在人身上,则会损坏人的形象;用在麦子等农作物身上,“大满”则意味着非常容易脱落;用在江河湖泊上则代表大水外溢,容易造成洪涝灾害。反正就是对人们所处的环境都是极其不利的,寓意非常不好。

在这样的背景下,在“小满”这个节气之后,古人们为了与之对应,则在其后设置了一个与小满相对应的节气,但名称不会使用“大满”,而改用了“芒种”,预示着夏收和夏种农活已经可以开始了。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古人在设定24节气时,在“小满”节气后不设置“大满”,是有着高超的智慧和哲学思维的,既反映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同时也反映出对做人和处事基本准则的衡量,这种思想长期以来一直影响着国人,维系着华夏文明源远流长。

原创文章,作者:节气君,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qzw.net.cn/24jieqi/jieqizhishi/1170.html

(2)
上一篇 2022年11月10日 下午2:27
下一篇 2022年11月10日 下午10:19

相关推荐

  • 立冬的寓意和象征是什么(立冬是什么意思呢?)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代表着冬季的开始,是我国重要节令之一。那你知道立冬背后的寓意与由来吗?又有哪些讲究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些关于立冬的相关介绍,快来解锁立冬背后的故事吧。 …

    2022年11月6日
  • 霜降牛肉的霜降指的是什么

    图源千图网企业会员版 看到霜降的时候,吃货的本能反应就是联想到了“霜降牛肉”。当然霜降节气和霜降牛肉是没有关系的,但你也可以在霜降这天吃份霜降牛肉~既然说到这了,就和大家聊聊霜降牛…

    2022年10月25日
  • 二十四节气歌完整版口诀

    《二十四节气歌》是为便于记忆中国古时历法中的二十四节气而编成的小诗歌,流传至今已有多种版本,各地都有传唱。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

    2022年10月25日
  • 为什么说冬至大如年,人间小团圆?

    冬至又叫冬节、贺冬节,还有亚岁、肥冬、喜冬等称谓,是我国最早制定出的节气。据《左传》记载,现在保留下来的我国对冬至最早的观测记录,是在春秋时代鲁僖公五年(公元前655年)正月辛亥和…

    2022年12月21日
  • 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雪的形成是什么现象?

    每年农历立冬的时间是不一样的。比如2017年的立冬时间是农历9月19,2018年的立冬时间是农历的9月30,2019年的立冬时间是农历的10月12,2020年的立冬时间是农历的9月…

    2022年11月6日
  • 北方人立冬吃什么?

    饺子就是北方人对节日最郑重的仪式感。 ——题记 不知不觉,秋尽冬来,这一岁的光阴又又到了最后一个节气了,明天就是立冬了。 自此,白日渐短,寒夜将长,水始冰,地始冻,雉入大水为蜃,虹…

    2022年10月30日
  • 历年雨水节气时间表

    雨水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2个节气,一般位于每年正月十五前后(公历2月18-20日。那么最近几年雨水时节的具体时间是什么呢?下面由小编带领大家简单了解一下吧。   雨水节气的时间列…

    节气知识 2023年2月19日
  • 冬节在月尾,卜寒正二月的意思?今年过年冷不冷

    转眼间,我们即将迎来2022年的冬至日——12月21日,在我国古代,冬至是可以媲美春节的,这从人们常说的“冬至大如年,人间小团圆”可以看出来。作为古人最重视的节气之一,冬至的俗语有…

    2022年12月21日
  • 小雪节气的农事活动有哪些?

    雪花 无枝无叶寒冬开, 飘飘洒洒天上来; 无拘无束随风舞, 大山田野披银装。 “小雪”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个节气,在我们这里并不是说〈小雪〉节气交节后就开始下雪了,可以说:(…

    2022年11月22日
  • 立冬下雪有什么预兆?立冬下雪好不好?

    今日立冬,从昨晚开始,西北风就呼呼地刮个不停;今天早晨,有零碎雪花从空中飘落,气温已经下降到了零度,穿上棉衣骑车出行,还被冻得瑟瑟发抖;有老话说:“立冬北风多冷冬,立冬南风暖冬多”…

    2022年10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