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候是什么意思(物候与二十四节气的关系)

物候是什么意思(物候与二十四节气的关系)

现代人文所称呼的“物候”,是指物候生物长期适应温度条件的周期性变化,并且形成与此相适应的生长发育节律,这种现象称为“物候现象”,主要指动植物的生长、发育、活动规律与非生物的变化对节候的反应。

物候是什么意思(物候与二十四节气的关系)

物候与物候学也有着重要的关系,物候长期、系统的研究总结,逐渐形成了物侯学。

现代物候学主要是研究自然界的植物,其中包括农作物、动物和环境条件,即气候、水文、土壤条件等的周期变化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它的最主要目的是认识自然季节现象变化的规律,以服务于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

物候是什么意思(物候与二十四节气的关系)

通俗的讲,物候就是研究一年中的月、露、风、云、花、鸟推移变迁的过程。而物候学是天气多年的积累,两者有从属关系。

这种关系本来就是经过古人千百年的经验所总结出来的。一般而言,我们遵循一个道理,大约在夏代开始,人们实行夏历,二十四节气就已经产生了。汉代时候被奉为圭臬,一直延续至今。

物候是什么意思(物候与二十四节气的关系)

中国是一个农耕文化非常深厚的国度,我们不可否认二十四节气的设立,是原为农业服务的,它遵循自然的规律,总结气候和时间演变的进程,制定出一套适合中华大地,各处地方农业播种、耕耘到收获的标准。竟然可以巧妙的让南北基本农事及相关延伸人文活动,可以协调去运作,不能不令人们叹服!

物候是什么意思(物候与二十四节气的关系)

二十四节气确立后,成为我国最早的结合天文、气象、物候知识指导农事活动的历法。据公元前2世纪的《逸周书·时训解》记载,一年二十四节气,共七十二候。它以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气,每一候均以一种物候现象相应,称为“候应”。由于七十二候的“候应”繁多,不便记忆,且间隔时间短,适应地域小,历史上最常用的还是二十四节气及其对应的物候。

物候是什么意思(物候与二十四节气的关系)

我国古代很讲究节气物候,流播在华夏大地的节令农谚很多。例如这豫南决水之流域民间,就有“不懂甲子莫算命,不懂节气莫种田”、“百姓不念经,节令记得清”、“种田无定例,全靠看节气”,等等。二十四节气及“节气物候历”,对促进中华农耕文明,有着重要的历史作用。

物候是什么意思(物候与二十四节气的关系)

因此,二十四节气,每个节气都有三候,一候为五天,三候十五天为一个节气。

立春:立春之日东风解冻,又五日蛰虫始振,又五日鱼上冰(鱼陟负冰)。

雨水:雨水之日獭祭鱼,又五日鸿雁来(候雁北),又五日草木萌动。

物候是什么意思(物候与二十四节气的关系)

惊蛰:惊鸷之日桃始华,又五日仓庚鸣,又五日鹰化为鸠。

春分:春分之日玄鸟至,又五日雷乃发声,又五日始电。

清明:清明之日桐始华,又五日田鼠化为鴽,又五日虹始见。

物候是什么意思(物候与二十四节气的关系)

谷雨:榖雨之日萍始生,又五日鸣鸠拂奇羽,又五日戴胜降于桑。

立夏:立夏之日蝼蝈鸣,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

小满:小满之日苦菜秀,又五日靡草死,又五日麦秋至。

物候是什么意思(物候与二十四节气的关系)

芒种:芒种之日螳螂生,又五日鹃始鸣,又五日反舌无声。

夏至:夏至之日鹿角解,又五日蜩始鸣,又五日半夏生。

小暑:小暑之日温风至,又五日蟋蜂居壁,又五日鹰始挚。

大暑:大暑之日腐草为萤,又五日土润溽暑,又五日大雨时行。

物候是什么意思(物候与二十四节气的关系)

立秋:立秋之日凉风至,又五日白露降,又五日寒蝉鸣。

处暑:处暑之日鹰乃祭鸟,又五日天地始肃,又五日禾乃登。

白露:白露之日鸿雁来,又五日玄鸟归,又五日群鸟养羞。

物候是什么意思(物候与二十四节气的关系)

秋分:秋分之日雷始收声,又五日蛰虫培户,又五日水始涸。

寒露:寒露之日鸿雁来宾,又五日雀入大水为蛤,又五日菊有黄华。

霜降:霜降之日豺乃祭兽,又五日草木黄落,又五日蛰虫咸俯。

物候是什么意思(物候与二十四节气的关系)

立冬:立冬之日水始冰,又五日地始冻,又五日雉入大水为蜃。

小雪:小雪之日虹藏不见,又五日天气上腾地气下降,又五日闭塞而成冬。

大雪:大雪之日鹖旦不鸣,又五日虎始交,又五日荔挺生。

物候是什么意思(物候与二十四节气的关系)

冬至:冬至之日蚯蚓结,又五日麋角解,又五日水泉动。

小寒:小寒之日雁北乡,又五日鹊始巢,又五日雉始雊。

大寒:大寒之日鸡使乳,又五日鹫鸟厉疾,又五日水泽腹坚。

原创文章,作者:节气君,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qzw.net.cn/24jieqi/jieqizhishi/1290.html

(3)
上一篇 2022年11月11日 上午1:12
下一篇 2022年11月11日 上午1:1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