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几个节气?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2个节气,也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就说道:“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有民谚言“大暑无酷热,五谷多不结。”大暑是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节气,同时也是降水集中,雨量充沛的时候。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大量的有机物,对水稻等喜温作物的生长十分有利。

大暑分三候。初候,腐草为萤,萤火虫在枯草上产卵,大暑节气虫便破卵而出,古人便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唐代诗人元稹在《咏廿四气诗·大暑六月中》中有言:“大暑三秋近,林钟九夏移。桂轮开子夜,萤火照空时。”描写的便是大暑的夜晚萤火虫纷飞的景象;二候,土润溽暑,天气变得闷热,土地此时水分增多,变得潮湿;三候,大雨时行,下雨开始频繁,雨量变大,天气也渐渐向秋天过度,暑气褪去变得凉爽。

大暑正值“三伏”中的中伏,天气“湿热交蒸”,人们容易汗流浃背,体能消耗大,送暑、消暑变成了民俗的主题。我国民间许多地方都有大暑吃醪糟的习俗,据说这天食用能“大补元气”。醪糟,俗称酒酿、米糟或酒糟,是以糯米为原料,蒸熟后加以酒曲天然发酵而成。舀一碗醪糟,加点糯米小丸子,撒点桂花,冰镇一下,就是甘甜美味,清凉消暑的“桂花酒酿丸子”啦。

而在广东一带,则有大暑节气“吃仙草”的习俗,民谚有云“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是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将其茎叶晒干后与水同煮,滤出来的汤汁可以制成弹滑润喉的“黑仙草”,再加上其他佐料和糖水,便是一碗消暑甜品“烧仙草”。

除了吃食之外,我国民间在大暑之日还有不少有趣的习俗,其中一个便是“晒伏姜”。伏姜源自中国山西、河南等地,晒伏姜,就是在伏天把生姜切片,放到太阳下晾晒直到出伏的一天,姜晒干了便可收起食用。有些地方在晾晒之前会往姜里添加红糖。伏姜口感辛辣,对治疗胃寒、伤风咳嗽等有一定的效果。

炎炎夏日,怎样消暑?唐代诗人白居易给出了他的答案:“何以销烦暑,端居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得,难更与人同。”在无人打扰的院子里静静地吹着风,心也自然静下来,DUDU猫提醒大家:天气炎热,注意防暑,哪儿凉快,就在哪儿呆着吧。

原创文章,作者:文人墨客,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qzw.net.cn/24jieqi/jieqizhishi/2852.html

(0)
上一篇 2023年7月7日 下午4:47
下一篇 2023年7月9日 下午4:51

相关推荐